宋徽宗书法有几种?
1.瘦金书,代表作《千字文》、《楷书千字文》以及《芙蓉锦鸡图》中题诗等; 2.行楷《蔡京跋赵佶行书千字文卷》; 3.草书《千字文》墨迹本(此作是宋徽宗在1108年所作,后于1124年补写“之”字)。 除了上面三种,还有两种书体目前存世的很少或没有传世作品存在,分别是:
(一)大篆:大篆又称“籀文”“籀书”“大篆”,其笔画较篆书简化,结构变化也不如篆书明显;《大观帖》拓本中有两帖为宋代皇室贵族所书的篆书真迹,其中一帖就是宋徽宗所写的,而另一帖则为其长子赵桓即宋钦宗所书,这两篇大篆均为宋徽宗时内府所刻石章的印文,所以可以推断出这是宋徽宗时期的官印文字,因此也可以将这种字体称为“徽篆”或者“御篆”。
(二)八分书:隶书发展到东汉后期出现了新的书体——八分书,也就是后世常说的“汉隶”。而到了宋朝,由于朝廷推崇晋唐小楷和北朝碑版,所以八分书已经很少有人在使用了,然而却偏偏有一位皇帝对这八分书情有独钟,这就是宋徽宗。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八分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元祐党籍四臣像(碑)》了。此外他还提倡用这种字体来书写皇帝诏命、制诰等重要文件。
宋徽宗的书法艺术主要是以瘦金体和御篆为主要书体的,至于其他几类则因为数量太少,难以成为主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在位期间还曾颁布过一道专门禁止民间私造印章和伪造官府公文的政令——“戒造假官”。 参考资料: [1]王忠良, 王振远.中国书法家全集 赵佶[M].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
优质答主
谢邀! 题主好,我比较喜欢他的瘦金体字,但觉得他写的最好的是行书。个人意见哈,勿喷! 我最喜欢的字体是赵佶的行书《真草千字文》和瘦金书《夏日诗帖》。这两篇作品都是流传下来赵佶写得最好的书法作品之一。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秾芳诗帖》等很多作品都挺不错的。
我个人认为,欣赏一个艺术家时最好先了解这个人的为人及艺术造诣(这里主要讲书法家),而不要仅把其艺术作品当成一件艺术品去欣赏;也不要仅仅因为一个人的人品而对其作品大加否定或推崇。这样很容易造成以己度人,以己度物的不公平现象出现。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后人称之为“瘦金体”。这种字体,如龙飞凤舞,铁画银勾,变化如龙,桀骜如虎,有超凡脱俗之神韵、清丽俊雅之风范,其瘦其硬其骨其肉、其神其韵其趣其情,令人大快朵颐,叹为观止。“瘦金体”笔划瘦直,挺拔有力,虽然提收笔处刻意夸大出锋,但笔势畅达,无做作之感。总体风格纤瘦挺拔,爽利峭丽,别具风采。这种“瘦金体”在赵佶的传世书法作品中表现特别突出,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等。
宋徽宗赵佶工书善画,他的字有“瘦金书”之称。其笔法瘦硬,运笔牵丝劲挺,结体俊逸秀丽,被后世称为瘦金体。他在位时广收古物,重用蔡京、童贯、米芾等,整理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录》等文献。
宋徽宗的字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在存世的瘦金体作品中,有楷书、草书,而传世的行书甚少。宋徽宗的字从现存资料看,他的作品中没有隶书,篆书的存世量也很少,可见,宋徽宗在篆隶方面没有什么研究,所以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