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的书法学谁?

令狐乐轩令狐乐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舒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其书学道路十分丰富和曲折。1905年生人。自幼爱好书法绘画,青年时代曾在山东中学就读时参加进步社团组织,曾发起“学生自治会”进行反封建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的指示转移到上海,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郭沫若等革命文化工作者。他博览群书,刻苦自励,努力钻研书法艺术,他的老师沈尹默对他评价颇高。 1931年到中央苏区以后,长期担任苏维埃政府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研习书艺,从北碑入手,兼习二王、汉隶,上溯秦汉篆隶,形成了“雄秀疏阔”的新体,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毛泽东评价说:“舒同是个大书法家。我看过不少他的字,写得很好嘛!”周恩来说:“我的字不如舒同的字。”朱德元帅称他是红军的“书法领袖”。陈毅元帅说他是“红军文坛上的巨擘”并亲笔为他写了序言。邓小平同志曾两次题词勉励他“为人民服务”及84寿辰的“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老寿星”等等。

建国之后,他曾多次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出访苏联,日本等国,并应邀访问印度等亚洲国家,所到之处均以自己的大笔和精湛的书法赢得各国元首的赞叹和收藏。他一生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出版过许多字帖和专著,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创立了“舒体”,成为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著名书法家之一。

优质答主

他的字,是从他自己的老师启功那里来的,但是他的字是“丑书”! 他的作品里有些字的笔法结构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比如这个: 他这种风格的作品叫“丑书”,因为他不遵循传统的笔法结构和审美要求去写字了。 有人会说这是创新吧,其实这是一种脱离传统、自我标新立异的做法。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写的毛笔作品里面有一个字是这样的写的—— “中”字中间那一点写成了长横!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说这是他自己发明的写法啊,你看多美呀……

所以我说这还是自创体,连基本的笔画结构都不按古人的来写,就一个字而已,怎么可以这样呢…… 所以这样的字如果出现在古代文庙里,是要受到惩罚的。

毕国政毕国政优质答主

舒同是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人称“当代欧阳询”,首创舒体,有毛笔字、硬笔字、石刻字等多种风格,毛泽东称舒同的字为“马克思毛笔字”。舒同书法源于颜体,结体方正,气象浑厚,舒展匀称,独具风貌。

舒同写字很用功,小学和中学时,老师叫学生用毛笔抄字帖,抄一本给老师看一看。一般学生抄五、六本就了事了。舒同连续抄了28本,老师也怕看,就不再让他抄了,说:“你抄够多的了,再抄就是瞎抄,我也不用看了。”

在山东工作时,一位县长来请舒同为县里写字布置展室,他一口气写了20多幅送去了,人家摆不完,悄悄退回来几幅。舒同发现后,说:“你不能再退,你退一幅,我就再给你写一幅。”结果他总共写了56幅,县里实在摆不下,又不敢再退,只好到处挂起来,搞得像字画市场一样。

舒同在井冈山工作时,有一次,省委书记陈正人去看他,晚上住在一户老乡家里。舒同乘大家休息,铺开宣纸,研好墨,写起了字。他正写得起劲,陈正人忽然站在他背后,看得入迷了,直到他写完一幅字,才轻轻地拍了一下舒同的肩膀。舒同被猛地吓了一跳,陈正人笑着说:“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一手!”

舒同的家曾是全国第一个“书法之家”。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子都是书法家。他93岁高龄时,在家里亲自为“舒同书法创作研究室”题词,“老牛明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