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原始的雾?
所谓“雾”,就是翡翠内部晶体对外围硬玉晶体的包体物质,这种矿物包体在显微镜下呈现透明到半透明的薄膜状,部分可呈丝线状、云雾状等,因其呈雾圈形状且位于翡翠表皮与内部之间,故称之为“雾”。 实际上,“雾”是翡翠的一次结晶过程形成的,它不同于翡翠的次生变化特征——纹。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热液活动的影响,使一部分硬玉初晨结晶时,其外围包裹了一层薄薄的、质地细腻的薄层,这就是“雾”了。
“雾”的厚度一般只有几毫米,最厚处可达3~4cm;“雾”的颜色有多种,常见的有白色、乳白色、灰色和浅绿色等等。其中,白色和乳白色的“雾”主要含硝酸钙,灰白色的“雾”中含有氧化铁,而浅绿色的“雾”则含有锰盐。 除了色外的成分不同外,各种“雾”的成因都是相同的,主要是由硬玉晶体周围的离子浓度差造成的,随着浓度差的逐渐消失,矿物的表面张力逐步减弱,最后形成了“雾”。 需要指出的是,“雾”虽然存在于翡翠的外皮与内部之间,但并不像表皮那样明显可见,而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从专业角度来讲,凡是透明度高、色泽明亮、水头好的优质翡翠都伴有“雾”。不过,“雾”的存在与否,以及“雾”的厚薄程度对于质量影响并不大,有时候甚至可以人为注入填充物来改变“雾”的厚度。 不能把有没有“雾”作为衡量翡翠品质的标准。如果“雾”过厚的话,反而会影响美观,因为过厚的“雾”会遮挡住翡翠的表面,从而使得本来完美无瑕的翡翠有了瑕疵。但是,有些特殊结构的翡翠是没有“雾”的,比如:冰种和玻璃种的翡翠往往没有“雾”,因为其结构比较密实且内外晶体排列整齐;而一些杂质含量比较多的翡翠也没有“雾”,因为在它们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地下的杂质,这些杂质大部分进入了翡翠的内部,在外部体现出来的仅仅是少量的包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