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创造了什么文字?
汉字的字音和字义的发展演变非常复杂,很难简单说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现代汉语和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来观察汉字形体的演变趋势。由于古代文献资料多用汉字记录,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变化来了解上古乃至中古语音的变化情况。 现代汉语有4声调,分别用1234表示。而甲骨文中已经有表示声调的符号了,在甲骨卜辞的卜字下面,有下面一横的为阳平,无下横的为阴平,有短竖的为上声(去声的前身),有点的为入声。如下表 一 乙 丁 三 人 五 天 六 月 七 儿 八 日 九 干 十 士 吉 井 分 西 夕 星 辛 音 今 京
从上表可以看到,现在四声调的古老形态都保留在甲骨文里,而且当时似乎已经存在声调变形的条件,因为上声(阳去)已经有了不同的书写形式,点代表上声,短竖代表阳平。 到了西周初期,金文还保存着甲骨文的面貌,从金文看,声调的变化与字形变化无关。如“书”字,甲骨文、金文如下 乙 中 辛 乙 中 自 己 上 甲 金 文 从上面的金文书例可以看出,到西周初期,汉语已经发展出声调变化,并且这种声调变化与音节发音并无一定对应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用汉字记录本国语言,汉字形体又发生了较大变化,此时周王畿之内语调可能已经统一,所以汉字形状不再反映发音的情况。如《庄子》一书多为战国时人著述,用汉字的正体(即后来的楷书)写作,很难看到反映发音情况的文字标记。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试图通过字源的梳理得出一字之形的规律。他得出的许多字体演化规律后来都被证明是错的,但是仍然受到后世学者的推崇并成为主流观点。这些错误主要在于把不同源头的字形混淆到一起进行比照。 近代学者赵诚在考证汉字的字形时提出,汉字有一类所谓“偏旁”其实来自古代的形旁,另一类所谓的“形旁”实际来自古代的傍声,两者不可混同。他把前面一类称作“有依傍”,后面一类称为“无依傍”。这里所说的“依傍”指的是古人造字时所依据的读音,“无依傍”指字的形体结构不依赖于其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