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年人民币升值最多?
1980年,那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1979年底,我国外贸顺差高达23亿美元(注意是美元,不是人民币)!外汇储备45亿美元,比当年联邦德国的外汇储备还高(当时德国可是发达国家中的老大哥啊!) 为了处理这么多外汇,财政部想了一个办法——发国债,向境外投资者借款。当时国际市场上的美元供给严重不足,为了借钱,国家央行和外交部门也是费尽了心思,最后终于找到美国跨国公司——通用汽车,愿意提供4.5亿美元的贷款,但条件是美国通用不得用借款购买美国出口商品,只能用于购买其他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商品。
到了1980年元旦,这个借款合同正式生效。为了还钱,国家开始大量抛售物资(主要是工业制品),这些物资在境外市场上卖了一个好价钱,直接换成大量的美金!仅仅过了半年,到1980年夏天,这4.5亿美金的债务就要到期了,国家在外汇市场兜了一圈后,发现竟然能买到16.5亿美元的商品,于是又以16.5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的产品,还款期限再次顺延! 这下子可不得了,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本来就缺,中国又是个有钱的主儿,每年进出口贸易顺差都过百亿美金,这样晃悠下去,美元缺口越填越大,直到日本那个刺头出现,与西方各国一起狠狠地压制了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为了减少外币的支出,政府开始限制生产型的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其实就是来料加工),从1979年到1980年,从事“三来一补”的企业由原来的几百家发展到上万家,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进入了外贸系统,靠给外国厂家打工赚钱。 但钱就这么一直往外付,总有一天会付不出去的。果不其然,到了1980年下半年,外资进入的步伐开始放慢,年底的时候,居然出现了倒潮现象——很多外国厂商要求中国增加进口他们剩余的产能,而中国企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不愿意再多进口了。
这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发生了:据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284.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22.2亿美元,增长25%;进口额为662.4亿美元,增长25.5%。
但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仅有50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的手上只有50亿美元,却要应付近2000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 怎么办?总不能把钱都花完算了! 1980年的那一幕真是太惊心动魄了…… 原来,我们还可以增发钞票(广义货币)!1980年全年就增发了800亿元,相当于1979年M2(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存款)的20%!
更厉害的是,因为当时没有汇率管制,这一部分多发的钞票可以很容易地流出国门,换回我们急需的国外产品。当然,多发的这些钱本来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也得想办法让它们回到国内。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当时别说房地产和股票了,就连民间个体的投资都是禁止的,你唯一能合法的投资渠道就只有国债了。
于是,国家开始大规模发行国债,先是以财政部的名义发行了300亿的债券,后来觉得不过瘾,又拉上央行以信贷的方式提供了500亿元的贷款,用来购买债券。这两项加在一起,足足有800亿元,相当当年的GDP的10%!
为了买这些债券,必须有人卖出债券,同时有人承接才会成功,所以最终这笔交易其实还是发生在个人身上,只是多发的钞票先由国家替你们顶在前面而已,等你们买了债券,国家再慢慢去挤出资金来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