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开国铜币有多少种?
1912年,为适应钱币流通的需要,南京政府颁布“币制条例”,规定以银本位为基础发行货币。1914年,发行“袁大头”(袁世凯像背嘉禾)和“九角二分”(袁世凯像背十文)两种。 到了1927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为了彰显民国政权区别于前清的“新政”,决定重新印制钞票。这时,因为“九角二分”的“角”字犯了皇上的名讳,于是将其改称为“半元”,并发行了“民五”、“民六”、“民七”等纸币。不过这些纸币与“袁大头”一样,均为国民党统治时期货币的统称。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国共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的统治由长江以南迁往重庆,随后又迁至台湾省。在两岸分离期间,大陆和台湾的货币发行机关分别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但钱庄业仍大量存在。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商业银行和个人纷纷印制私版钱币,造成币制相当混乱。直到1955年,我国实行了人民币法定地位,才结束了这一乱象。
目前,我们能见到并且能够收起的“民八”硬币有三种,分别是面额一分的铁币、面额五分的大铜币以及面额一角的铝币;纸币则有五种,分别是国民政府发行的“国币券”、“金圆券”和“法币”,国民党在台湾当局发行的“台币”,以及第二届全国农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农贷券”。 从1900年至1955年,从铜币到银元,从纸钞到代币,中华民国的货币体系历经无数次变革,堪称中华币制史上的一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