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字典有收藏价值吗?
答:价值不低,存世量也不多。
《中华字典》是《康熙字典》的简缩本,由中国第一座现代汉语辞典兼百科辞典的大型资料编写委员会负责主编,新华辞书社出版。《中华字典》是当时作为培养民族语言人才及一般读者学习、了解汉语的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1958年3月正式出版,1万余册,半年之内第四版再次印刷。
《中华字典》的特点:
一、保留了《康熙字典》的主要内容,约12000个字形,16部,2472个字,收各形体1854个,目连别义4943个。二、避简讳。(清朝两个皇帝的名字)。三、采用了《康熙字典》的排检法。四、按音序排列,并标注读音。查检方便,在我国字典史上是一大进步。五、收词语。一些有实际意义而无正式名称的词语,有的字典不收,而《中华字典》则收。如“八桶”(形容很多)、“半撒”(下半夜)、“巴当”(坚硬)、“大模大样”(傲慢的样子)、“扎里扎撒”(胡乱堆置)。
但《中华字典》也有不足:一是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10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字典没有跟上。二是日本明治二十二年的《六体新字典》,第一次把外来语收入字典,本字典也没有吸收。
缺点:一、没有进行详细的字、词、辨义辨析。如:“备”(具备)、“具”(具备)、“具”(器具),它们都有“拥有”、“准备”的意思。
二、没有对多义词作出特别标识。如“夫”有“成年男子的通称”(如“夫马”、“夫子”、“童夫”)、“夫妇”(如“匹夫”、“公夫”,“先夫”、“糟糠之夫”)、“读若”(“夫马”、“浮屠”、“扶渠”)、“发语辞”(所谓“言夫”、“事夫”、“语夫”)等五读音、六义项,“夫”与“妇”为夫妻,与“马”为“夫马”,与“古”为“扶渠”,与“乌”为“浮屠”,与“土”为“厝土”,与“取”为“夫子”、“捉”为“拘夫”、“持”为“扳夫”、“撮”为“合夫”、“握”为“拘夫”、“裹”为“韬夫”、“纳”为“蓄夫”、“履”为“步夫”、“骑”为“脚夫”、“被”为“宾夫”、“影”为“树夫”,与“酒”为“夫酒”(即“酒”)、与“臭”为“秽夫”、与“矢”为“引夫”、与“矢”为“引弓”、与“笔”为“著夫”、与“巾”为“副夫”、与“巾”为“覆盖”、与“竹”为“管夫”、与“竹”为“笱夫”、与“骨”为“殳夫”。
三、对古字与今字的矛盾无诠释。如把“女”视为“妇”(通假字),把“车”视为“舆”(古今字)。
《中华字典》的存世量:世界现存最早的字典,最早的字典都是手抄本,后来有石印本和铅印本,1959年后有印刷本。据张世孚、张舜玫两教授估计,现存世不超过3000-4000册,其中半数是残本。因为当时印数非常少,只有1万部左右。现在的存世量不超过1500册。由于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大型字典,又是第一座现代汉语辞典兼文字术语的大型工具书,所以它在中国现代语言、文字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应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