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常服和便服的区别?

吕俊峰吕俊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的冠服制度虽然基本上沿用了前代的定制,但是也有因时制宜之处,特别是在皇太后、皇后、亲王、郡王的服饰方面更是别具特色。同时,清代在服饰方面还区分常服和便服。

常服 常服是清代皇帝及宗室王公于宗庙之外经常穿着的服装。常服分为吉服和便服,吉服包括朝服、具服和赐服;便服包括行服和毡髻服。皇帝的常服为马褂形袍服,团花色纹;皇子、宗室王公的常服则分别加彩色托釉或饰缂丝花纹。

便服 便服是清代后妃及王公大臣、文官士绅的常服。便服又分常便服、行便服和毡髻服,颜色则有青、赤、黄、黑四色,但不得用正黄、枝黄、明黄等以色代样的黄色。皇太后的常服为吉服袍,上面绣团花图案,袍褂的边饰与帝王相同。皇后的冬春朝服与皇太后相同,只是边饰及图案上与皇太后略有区别。皇太后的常服形制与皇帝差不多,只是颜色上比皇后稍深。

皇帝穿吉服时,要系挂吉祥图案的褡裢与绦。皇太后、皇后穿吉服时,则腰裹吉服带,上端有金累丝或点翠制成的坠角,坠角上一般挂朝珠、镜匣袋、荷包等物。皇太妃在吉服时则腰缠吉服绦,并挂挂绣荷包。皇子、公主、福晋的吉服用料、绣工与帝王、太后、皇后相同,只是图案与腰带有所区别。

便服,也就是平时在家穿的便服,其形制与明代的道袍相类似,只是有长袍、短衣之分。便衣长在一尺六寸左右,衣长一般在小腿中部到脚踝之间,裤长与裙与靴筒相配。服装色彩上讲究“国色日姜黄”,所以便服也以姜黄色为主,民间多喜穿蓝、黑等颜色。

便服的种类很多,在便服上又常添加一些装饰物。一般内务府匠役所穿的便服多是绣有团龙图案,称为“海龙”,而宫廷后妃及其他上层社会妇女所用的则称“如意头”,由红、黄、绿、粉红、白等颜色的穗子缀成。便服上的缨子有绣云、龙纹的,也有绣花卉、字纹的,有镶红、蓝、金等装饰品的。清代民间妇女所用的“口毡”,也常用作便服的装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