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官窑瓷器?

孙睦彦孙睦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官窑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就广义而言,官窑是指历代朝廷开设的烧造瓷器的窑场。在窑坊制度下,窑坊既是制瓷的手工业作坊,又是管理机构,既“官不直接经营而不名官窑”。这里仅就历朝官方直接管理或督造的官窑而言,有北宋汴京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元明清三代的官窑等。南宋官窑专烧御用官府器皿,因而“官窑”的名称,也可以专指南宋时的修内司和郊坛下“官窑”。 为了烧造贡御用瓷,自北宋中期始官方就在京师即今开封附近设立窑场,史有“汴京官窑”之称。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宋室南迁,赵构于临安即今杭州重建新王朝后,于皇城内的“修内司”设窑,继续烧造皇宫使用之需的青瓷器。此窑即“内窑”,亦称“御窑”,是南宋的“官窑”。在修内司窑设立一段时间以后,又在城南“南郊”(又称“仙林”)的“坛下”专造高大祭祀器的郊坛窑,亦属“官窑”性质,称为“郊坛下官窑”,郊坛窑制品不及“修内司窑”精致。南宋时期,浙江地区民窑兴盛,官窑窑场设置于此地,也是充分利用发达的制瓷工艺技术和烧造经验。

官窑的青瓷以素面为主,极少有花纹装饰,胎骨有黑、浅灰、粟色等。釉有粉青、翠青、灰青、米色及虾青等色。釉汁厚润,釉面常有纹片,系釉与胎体的膨胀系数不同所致,有冰裂纹、蟹爪纹等。器口沿或足部,因釉汁在高温中熔融垂流,露出“紫口铁足”的本色。官窑青瓷造型典雅俊巧,深受人们的珍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