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瓷器有什么特点?
商朝以前的陶器的制作和造型受青铜器影响很深,商周以前普遍流行的鬲和鼎就是如此。在制作工艺上,成器前,都采用模具,用印模的方法在陶器上作纹饰,用堆贴的办法给器皿“穿衣戴帽”。商周时的原始青瓷,还处于初创时期。在造型上,与受青铜器影响的同期陶器十分近似。西周的原始青瓷造型,有樽、盉、豆、簋、盂和高足碟等,都仿自青铜器和陶器。
东汉、三国和两晋时期出现的青瓷辟邪,是这一时代具有特殊风格的造型,它既有写实的风格,又有艺术的夸张。这一时期青瓷的鸡壶、羊壶、虎子、莲花尊等造型,把动物、人物与器物相结合,或作局部装饰,或造型通体塑成动物、人物形象,既具有使用价值,又是一件造型别致的工艺装饰品。
南北朝时的鸡头壶和莲花尊,在制作上已完全采用模制与手制相结合的方法。隋、唐时的莲瓣壶和三足罐,五代、北宋时期的五管瓶,在造型上还保有六朝遗风,尤其是五管瓶的造型,在唐、五代、宋初的吴越地区十分流行。
宋、辽、金、元时期的瓷器,在造型上继承了前代的式样,并且创造出当时流行的多种造型。宋辽时期的北方磁州窑盛产盘口葫芦瓶和皮囊瓶,金代的制瓷业在宋辽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改革,其造型和装饰风格对元代瓷器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金代的玉壶春瓶对元明清时代同类器物影响很大。宋代出现的梅瓶,在金、元时十分盛行,元代在造型方面还有较大的创新,如高足杯、把杯、印花大盘、各式大盘的生产有发展和提高。从宋代到元代南方景德镇生产的影青瓷与龙泉窑青瓷一样,有各式各样的碗、碟、瓶、罐和高足杯,造型轻巧而优美。
明、清两朝的瓷器造型在继承明代工艺的基础上,在品种和造型上更加丰富,制作更为精巧。尤其突出的是永宣两朝的甜白、霁红、霁蓝和青花瓷;成化天字罐、斗彩器;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器,以及清代的珐琅彩、粉彩、各种颜色釉瓷、薄胎瓷等等造型多变化,装饰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