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小字是什么?
谢邀,书法的小中大有区别,但是不是单纯指字的体积的多少来决定的. 先说中楷吧,中楷一般在40cm*60cm左右是适合日常书写用的,比如你练习行楷在练习单字时,一般40X60就差不多了。这个大小的字已经算是比较大了。
再来看小楷,小楷一般在20CM以下都算小楷了,古人练习书法都会拿毛锥笔来练字的,因为毛笔的大小会影响字体的美感,古代人写字都是坐着的,所以会选用大一点的毛笔;现代人大多数都是站着的,所以毛笔就要选小点的,这样方便控笔和操作,还有古人没有橡皮擦,所以他们会尽量把字写得工整一点...现在的人都站着写字啦! 所以现代人都用小一点的毛笔来练字,当然也有用大一点的毛笔来练字的. 小楷一般适合去临摹一些经典碑帖,如《灵飞经》、《乐毅论》等这些经典的法帖都很适合用来当作入门书帖。
接下来是小篆哦~~我们平常所说的“小篆”其实是一种泛称,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书体,而是一种书体的统称。由于时代久远,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小篆一般都是出自秦代的,所以又被称为“秦篆”或“大秦石鼓文’。而汉代时期的隶书盛行一时,到了魏晋时期楷书开始流行起来,所以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主要去学习的就是魏晋时的作品。不过要说到真正的小篆,它的起源还要更晚些呢。据考证,小篆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其代表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刻石》和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石刻题记等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小篆其实也可以说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另一种书体.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下每个不同尺寸的字都有相应的碑帖可以临的,关键是你要多多的去练习,这样你才能进步噢~~加油^_^
优质答主
这个“小”字怎么定义,是个很哲学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呢,我是在临帖的过程中,渐渐将我的大字、中字和现在的小字区分开来的—— 大字是指那些笔画比较复杂的字,比如“之”“者”“也”……这些需要认真思考琢磨才能写出来的字; 中字是中等长度的字,就是一笔能写下来但是稍微费些功夫的字——“日”“月”“天”“下”——这种字是需要花点心思的(其实很多大字的写法都适合用在写中字上); 小字则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像小孩随便涂鸦的一样……这种字一般都比较简单而且没什么难度。
小字指的是尺寸在3厘米-7厘米之间的字。如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小行草书、尺牍,陆机《平复帖》。小字行草书笔法精妙、雅逸潇洒、耐人寻味,它不同于晋唐楷书有严格的间架结构规律可循。它更重体现书写者的笔法技巧和情感。小字行草书的训练可提高书法的笔法技巧和应变能力。
写好小字行草书,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用锋,一般写小字行草书用的是毛笔的尖锋。用锋可灵活使转,也可使笔画有丰富多变的质感。其次要巧用提按,由于字小,故点画轻,笔锋落纸轻轻一带即过,笔画虽小,仍要注意按和提的运动,即使有的点画看上去已成一“线”或“面”,实际也是由极小的起笔按笔和收笔提笔所成。再次要笔笔到位但不刻板,如我们所见到的精彩的小字,虽然字小,但丝毫不见逼迫、急就之态,笔画该有的都有,到位,清晰,变化丰富,质感强。
总之,写小字行草书笔要巧而灵,心要细,要沉下来,并且要有很强的用笔技巧。所以,如学行草,特别是草书,不写小字、对笔无深厚精微的控制力是难以驾御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