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书法的不足?

庄一木庄一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他的行书,字与字之间没有空间分割线,导致每一行都挤在一起,看起来非常压抑。如果每行之间空一个字的距离就好了; 2.他的行书,起笔时没有顿挫,太过生滑而缺乏力度。比如这个“中”字,中间一点太尖了,应该再顿一下。还有这个“正”字,第二笔画的顿挫也不对,应该是向上提再向右下顿(这种笔法有点类似于颜真卿《多宝塔碑》)。

3.他的行书,笔画转折处没有顿挫,太直太硬了不够圆润。 4.他写字用墨过多,字迹显得有些污浊。比如这行,最后一列的字都快糊掉了……不过这也可能是年代久远的原因吧~总之,他写字比较润而不枯,我不是很喜欢。我还是比较欣赏蔡鹄的字,字虽瘦但筋骨毕露、力透纸背! 5.他的运笔太快了,很多字都没有写稳,特别是右边较长的笔画很容易写散开变型。比如这个“学”字,第四笔画就写得太散了。还有这个“人”,最后一笔也太飘了吧?另外,他的行书很多字都是方头篆书的字体,看起来有点别扭。 6.从他的楷书来看,他的笔力还算不错,但是缺少了一点变化,看起来有些单调呆板。另外,他的每个字都是左紧右松,这样会显得字比较平衡,但是有些字并不需要如此处理呀…比如说“不”和“日”这两个字,就应该左右均衡才好啊~

7.他的每个字都写得太大太方了,虽然这样看起来整齐划一很好看,但是我更喜欢细字、扁体字的行书。其实,他的隶书也不错哈~~我觉得比他的楷书好多了。。。

PS:以上只是我对何绍基行书的一些看法,可能有些不成熟,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优质答主

谢邀 何是晚清书家,其书初学北碑、汉魏六朝墓志诸体。清季书坛,邓石如、康有为、赵之谦、吴昌硕诸家各开一派,或复古(以邓为首)、或尚意(以赵为首)、或追求古拙(以吴为首)。

到了民国时代,则出现了沈尹默、林散之等承前启后之人。 个人以为,清末之后整个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变化了:士人们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转变为“读好书,做好人”(胡适).所以当时的社会普遍推崇文人的道德品行(比如林散之被称之为“诗书画三绝”);而书风上,则转向于传统笔墨技巧的追求与传承,于是乎,像胡小石、李瑞清那些把碑帖融合的大家们成为一代宗师! 因此呢,何氏作为这一代大家之一自然受到了这个影响——他后来的作品多注重书写者的心性和情感表达,而不是去刻意地模仿某一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