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书是哪种书法?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楷书是成字的书法”、“行书便于书写”等的话,那么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在古代,除了这两种字体之外,其他的都是非正规的字体。事实上,在汉代初期时,楷书和草书已经出现了。因此,可以说这两个字在当时已经是公认的正式文字了。但是到了三国时代,汉字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正体字或所谓的中原音变(当时中原一带的口语变化)。这种演变导致汉字发生了巨大的结构上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我们现在所知的楷书和行书的产生过程。 至于隶书为什么会在那个阶段流行,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汉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并使其能够长期存在下去,他们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帮助民众适应新的国家形式和法律制度。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改革文字。由于隶书具有易于识别、易于传播的优点,所以它很快就被推广开来并被公认为一种标准字体了。
东汉时期的隶书已经有了一定的特点,它们不再像早期那样拘泥于笔画,而是开始追求字形的艺术美感;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叫做「蚕头燕尾」的新笔法,即每笔的起笔和收笔处都要形成尖角状,这样既可以增加线条的美感又能使字形更加优美。东汉末期的隶书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汉隶的风格特征——横画短而竖画长,结体扁平宽博且左敛右开。这一时期有许多有名的书法家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隶书作品,比如蔡邕写的《熹平石经》以及《曹全碑》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与特点.东汉中后期至南北朝时期便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汉隶渐趋成熟,成为一种普及性很强的字体。同时期还出现了不少以篆书为基础演化而来的新字体,如篆草楷隶等,这些都是中国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时,钟繇将隶书简化为楷书,王羲之则创造性地把楷书和草书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新的艺术样式--行书。从此之后,人们就把行书作为日常书写的主要字体之一了。 王羲之之后,颜真卿又用相同的书法手法创造出另外一种风格的字体---大楷。大楷的特点在于其笔画粗壮且粗细一致,因此看起来非常大气、庄严。大楷还具有易学易练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 在今天,尽管我们很少看到古代的书法作品,但它们的美学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