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书法的章法?
谢邀。 先说一点,关于章法的定义有很多版本,其中“布局”版是较为通行的看法。所以下文以“布局”解释之。 首先说两个事实。第一个事实,从技术层面来讲,一幅作品的全局是由一个个局部组成的;第二,对于一般创作者而言,全局和局部都是要面对的。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变成了:在全局中,各个部分是如何分布的(即全局的构成);在各个局部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整体的效果及与全局的关系。以下分别讨论。
1、字距和行距。 在创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单字的间距以及一行中的各个字数之间的间隔。这是全局的最基本单位——一个字——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个关系也决定了下一层次的全局关系。
古人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说法来描述字距行距的标准,也就是说,这个标准既要保证视觉上的舒适,又不能太松散或拥挤。那么这其中的度在哪里呢?没有固定答案。一方面,它与书写者个人的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书写的内容有关。这里给出一些参考数据作为个人练习之用,不可生搬硬套。 对于行书草书来说,一厘米大致可以容下4.5个左右的一号字(2.6cm见方)或者4-5个二号字(3.8cm见方)。当然这个数据只是一个近似值而已,具体的还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单字的笔画多而密,则适当将其缩小,反之亦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书体的写法差别很大,因此它们之间也没有可比性。例如草书一厘米大约能容纳9个字以上,而行楷在一厘米内只能放下5-7个字不等等等。 而两行的距离,则是由整幅作品的开合程度决定的。开合越大,两行之间的距离就要越宽。古代墨迹中常见一种上下开而左右合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字距就比较宽了;与之相对的一种上合而下开的结构则适合于字距较密的章法。
2、正文与落款的配合,题跋的位置。 这主要涉及到整篇作品的章法布局问题。一般来说,正文与落款是两个层次:正文是主体,落款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或者是表达情感、抒发心境之类的东西。 通常来说,在正式书写时,可以将落款的文字写在每一行的中间处,这样可以使全文显得均衡协调,而且也比较便于欣赏者的观看和理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安排的话就会使正文与落款的距离拉得比较远,不利于将两者联系起来看,因此我们可以把落款放在每行最后的几个字里面,使之与正文相接,但要注意不要把结尾的字写得很小,否则就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啦^_^。 除了正文之外,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内容也可以放到作品中去,比如序言、印章等。这些东西都可以起到点缀作用,但也不可过多使用哦!
3、整体的松紧。 “松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前面的提到的正文与落款的搭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字体的大小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正文中以小字为主的作品都比较松;相反地,大字作品中会出现较多的紧凑字形;再比如说,同一个作者在同一时期所写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至于其它的诸如纸张、笔墨等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地对整体松紧产生影响。 但不论怎样,只要能够把握基本的规律,就能做到既符合审美原则又不落俗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