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荧是什么种?
谢邀,这是最近有人问我的问题,刚好我也有一个类似的答疑节目在优酷发上了 简单地说,“起莹”其实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照射到不同种的宝石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透明度玻璃种、冰种或糯种的翡翠会“起莹”——在特定光线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绿色或者颜色深浅不定的条带中有荧光(即白色)的亮点。
由于天然翡翠的“起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所以并不是每件翡翠都具备这一特征;而且实际上,有“起莹”的翡翠往往给人一种“活”的感觉——因为光线是可以透过的,所以虽然看起来是绿色,但实际上绿得并不“死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并非“起莹”的就一定是真品,毕竟有些仿冒翡翠也具有类似的效果。要判断一块翡翠是不是正品,还是要借助相关的检测仪器才能最终确定。 所以,关于“起莹”的解释就到这里啦~当然,如果题主好奇的话可以去搜一下我那个视频……
翡翠起荧现象多是由于翡翠中的矿物组成和结晶特性所引起的。起荧现象并不是一种翡翠种质的类别,而是一个表现。起荧现象是指某些翡翠在抛光以后,经过强烈的阳光下观察,会显示出类似于荧火虫的那种闪烁和亮丽的光泽,形似光影“跳动”,所以又叫跳琉璃。
起荧现象主要出现在高档翡翠中,特别是翡翠玉石中的耐磨矿物(如翡翠石的硬度主要来源的傅尔基硫化矿),这类矿物如翡翠石的硬度主要来源的傅尔基硫化矿(为粘土矿物,例如高岭石、蒙脱石,或氟磷石等)。这类矿物在翡翠玉石颗粒间隙中以填缝方式存在,或者与翡翠晶体生长有关系,使得翡翠表面在阳光下呈现起荧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起荧现象与种质之间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不是种质越老的翡翠一定会起荧。相反,起荧现象主要出现在耐磨矿物的矿物成分中,与翡翠的结晶结构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