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翡翠是天然玉石吗?
“染色翡翠”这名字起得真让人云里雾里,乍一听像假货,其实不然;而“注色翡翠”这名字更准确,但听起来又有点像假 货……事实上,这两个名词描述的都是同一种做法——在天然翡翠上染色或注色。 在所有颜色中,红色是最难形成的,因为红色的色调最丰富、最深沉——从橘红到樱桃红、从深红到酱红,要都包含在内的话,色彩系列就太过庞杂了。所以,在天然宝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红色调,就是正红(鲜红色)和橙红。
不过,正红和橙红的色调都很纯正,只要饱和度不高,就不致于喧宾夺主。比如,这种颜色的钻石也很受欢迎,因为色调很淡,不会过于抢镜。 而在所有的天然翡翠中,绿色调出现的概率最高。其中,艳绿的阳绿最为名贵,但是,如果颜色过浓则失去了阳绿的韵味。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来让绿色显得活泼而不轻浮,浓郁而不俗气。这也是最难做到的。
染色的目的,就是把其他色调压抑下去,把绿色凸显出来。所以,在染色的过程中,要根据颜色的深浅,调节染料浓度(或者用不同颜色的染料分层涂抹),还要考虑颜色的均匀程度。过浅、过深或者颜色不匀,都会影响最终效果。 除了整件染色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注色”的方式,比较适合体积较小,颜色较深的宝石。这种方式就是在表面涂上一层颜料,等颜料干燥以后,再用胶水或者其他东西封住表面,使其不再脱落。由于颜料层厚度很难把握,而且也会存在渗透现象,所以,这种染色的方法不是很理想,容易掉色。
其实,染色翡翠也算是天然翡翠,它属于B货翡翠处理范畴。它是由翡翠原石,经浸酸去杂质后,再经染色处理而成。在翡翠界,通常称之为B+C货翡翠。翡翠原石要变成染色翡翠,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染色翡翠的产生,基本上是由以下几个步骤完成的:
1、选料
染色翡翠一般选用水肉或糠糁子之类的低档甚至于次品翡翠作为基料,在染色之前,选料师都会进行精心挑选,因为并不是任何低档翡翠都能作染色翡翠。
2、浸酸
选中的基料,根据质地的细腻与粗糙程度,分为两档:好的用于染绿色,差的用于染紫罗兰色。将基料上好桩后,就入醋酸缸进行浸蚀。浸蚀时间有的长达两个月之久。浸蚀后的翡翠质地变得很松散,呈粉红色或灰白色,这就是染色翡翠的“预制件”了。
3、注胶
为了封闭浸酸后的多孔结构,同时又不影响染料浸入,需要用有机硅树脂进行真空注胶处理。注胶前,要把翡翠制品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将制品放入注胶桶内,投入有机硅,再密封注胶桶,进行抽真空处理,直到桶内真空度达到98%-99%;最后通入压缩空气升压(压力为4-5公斤/厘米2),并恒压,使浸蚀翡翠制品孔隙内的空气全部被有机硅树脂替代,而有机硅树脂也同时渗透到翡翠的孔隙中去。
4、染色
从注胶桶中取出的翡翠制品,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烘晾,这时,要把制品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用染料进行染色处理。染色所用的染料是经过调配的。
5、抛光
染色完成后,再将制品进行打磨、抛光,一件件人工染色翡翠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