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老人翡翠葫芦还是如意?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葫芦。 不是因为它寓意更好,而是它更实用。 你看,葫芦形状就像“福”字,寓意福禄双全,这当然是最好的祝福了;而且葫芦的表皮粗糙,很适合用来雕刻,在上面刻上福字的图案,看上去就非常喜庆。 最重要的是,把葫芦挂起来非常好看、很霸气的同时,它还是一个很好的收纳工具呢。你可以把手机、耳机啥的放进去,出门的时候就可以放在身上,非常方便。 比如我老爸,平时喜欢养宠物、下下棋、看看新闻,偶尔也会玩玩手机。我就选了一个这样的葫芦送给他。
其实啊,我们给长辈挑选礼物,最重要的是要挑他们能用得上的,像一些华而不实的礼品就很不合适了。这样一想的话,我觉得送葫芦就挺合适的。 我爸虽然经常笑呵呵地说“这闺女,一点都不会买东西!”但每次我还是把他感动到不行。
嘿嘿,所以题主,根据我的经验,送给长辈的礼物,不在于多么高贵,而在于是否贴心。
翡翠葫芦的寓意
葫芦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吉祥寓意,谐音“福禄”,并且民间传说葫芦能消灾避邪,更有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物就是个葫芦,连神仙都使用的东西,肯定错不了吧,所以很受大众的喜爱,流传的很广。葫芦的造型一端瘦而另一端肥大,古人把它看作孕育生命的 symbol,因此被认为可以保佑多子。葫芦的多子,又与“五子”谐音,进而产生了“五子登科”吉祥图案。葫芦还因为它的籽非常繁多,又有了“子孙万代”吉祥图案,用来象征后代子孙绵延不断、多福多寿。葫芦吉祥寓意的形成与传统社会文化有关,既满足古人多子多福的生殖崇拜,还满足人们祈求健康长寿、子孙延续等心理。而且在中国民间的年画、刺绣、染绘、剪纸、瓷绘、木雕、石刻、镂印等艺术形式中常会见到葫芦的图案装饰,还有许多建筑物和器物都设计成葫芦形状,可见葫芦之在中国文化中的吉祥意义。
翡翠如意的寓意
“如意”一词,最早见于《晋书·石季龙·后妻祝卞传》:“妾少常闻女则,今乃幸备数椒房,窃慕贤妃之德,恐罪责来无所厝躬,夙夜忧惧,心怀战灼,得尽今日,已无所恨,岂敢复厝怀后害为陛下作祸?如敕所言,幽闭,妾自徐徐更思量之,未为晚也。”南朝宋刘庆义在《异苑》中有:“周齐寺钟室有神,或以青衣,或以白袍,或以青衿,或以黄裤,自称关叔度,能为人治病。有患蛊癞者,以如意唾之便愈。”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有:“刘裕女嫁桓玄,桓玄败,入东为尼,每岁冬至辄以银如意、绣幡、金像、绣幡等贡殷氏。”唐李商隐在《谢书》中有:“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丹经,不羡王祥得佩刀。”,后来在《晋书》成书后,“如意”成了一个成语典故,后来在文学创作中经常被引用。所以“如意”一词并不是吉祥图案名字的源初。“如意”吉祥图案的产生与中国古代一种起挠痒和防身作用的器械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