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为什么有棉?

占欣琬占欣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棉” 。 珠宝玉石界把无色或色淡、分散在玉石中,像白云一样一团状的白色物质称作“棉”。 棉是玉的一种特征,大多数的软玉、和田玉都带有“棉”——比如,羊脂白玉中有大量云状物质,而俄碧、广义的和田玉山料(主要指青海料)中也有明显的棉。 不过,和这些含有“棉”的玉种不同,有些翡翠含有大量的“棉”。这是因为,作为硬玉的翡翠的原石来自高温高压的变质岩,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矿物解理缝——所谓“解理”,是指宝石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沿一定方向发生完全解理,并把宝石分割成几部分的现象[1]。

当翡翠经过打磨、抛光后,这些解理缝就变成了所谓的“棉”,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在这些地方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线条。 如果仔细观察优质的缅甸翡翠制品,比如手镯、挂件等等,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看的话,几乎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棉”。只是,有的很细,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或光学设备才能看清;有的比较粗,接近肉眼能看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缅甸翡翠包括翡翠原石及其加工成品,而不包括经过人工加色的“C"级品或明显经过其他处理的假翡翠。

关于“棉”,需要说的一点是,有些人会把一些杂质、纹裂等附着在翡翠表面的东西,误认为是“棉”,其实不然。比如,一些翡翠表面有划痕或者附着着铁质锈斑的,都不是真正的“棉”,而是翡翠加工或存放过程中产生的瑕疵。

富彩富彩优质答主

1、形成因素缅甸翡翠主要以带状、透镜体、不规则状赋存于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变质带内,常与角闪石岩、钠长石化云英岩以及斜长角闪岩等接触。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围岩中的方解石与硅酸岩反应、混合重熔,形成含水的钠质交代熔剂,使原岩发生部分重结晶,形成硬玉岩。在重结晶过程中,部分方解石并未全部反应,呈透辉石晶隙及硬玉晶格中的固体包体残留下来。在后期蚀变过程中,随着部分透辉石、角闪石以及方解石的交代分解,形成大量的裂隙和溶蚀裂隙,为外来物质提供了空间。这些固体包体呈透辉石晶隙及硬玉晶格中残留下来,或者后期外来物质通过裂隙和溶蚀裂隙进入到硬玉岩中,都可以使硬玉岩的颜色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呈不均一性与丝绢光泽等,即我们所说的“棉”,从而降低翡翠的美观性与商业价值。因此,翡翠“棉”有由原生固体包体和次生外来物质组成。

2、翡翠“棉”存在形式及其影响翡翠“棉”在翡翠内部常常呈丝状及斑块状,“棉”的存在使翡翠的内部结构变得不均一,同时降低了光的透射率和反射率,降低了翡翠的“种”。“棉”使翡翠在光线的照射下呈丝绢光泽。因此,通常我们把影响翡翠“种”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水”和“棉”,“水”指玻璃质翡翠的特性,“棉”指由丝状及斑块状组成翡翠内部次晶质及微晶质特性,两者反映翡翠不同的结构,它们的优劣是构成翡翠价格的主要因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