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为什么有棉?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棉” 。 珠宝玉石界把无色或色淡、分散在玉石中,像白云一样一团状的白色物质称作“棉”。 棉是玉的一种特征,大多数的软玉、和田玉都带有“棉”——比如,羊脂白玉中有大量云状物质,而俄碧、广义的和田玉山料(主要指青海料)中也有明显的棉。 不过,和这些含有“棉”的玉种不同,有些翡翠含有大量的“棉”。这是因为,作为硬玉的翡翠的原石来自高温高压的变质岩,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矿物解理缝——所谓“解理”,是指宝石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沿一定方向发生完全解理,并把宝石分割成几部分的现象[1]。
当翡翠经过打磨、抛光后,这些解理缝就变成了所谓的“棉”,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在这些地方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线条。 如果仔细观察优质的缅甸翡翠制品,比如手镯、挂件等等,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看的话,几乎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棉”。只是,有的很细,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或光学设备才能看清;有的比较粗,接近肉眼能看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缅甸翡翠包括翡翠原石及其加工成品,而不包括经过人工加色的“C"级品或明显经过其他处理的假翡翠。
关于“棉”,需要说的一点是,有些人会把一些杂质、纹裂等附着在翡翠表面的东西,误认为是“棉”,其实不然。比如,一些翡翠表面有划痕或者附着着铁质锈斑的,都不是真正的“棉”,而是翡翠加工或存放过程中产生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