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年开始出现假翡翠?
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B+C货,也就是假的很厉害的假货,这些假货一般采用染色处理、灌胶、压合成形等方法加工而成。 那么这种造假手法是从什么时候兴起呢?据调查,最早在2001年前后开始有此类造假现象,当时主要在云南地区流行。 因为云南是一个靠近热带的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所以染色后的假玉更容易保存。而且,由于云南地区历史上就是玉石原料产地之一(如著名的“老坑玻璃种”就产在那里),因此很多外地客户到云南购买玉石时容易买到这类染色的假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购买玉石。于是,一些无良商家看到了机会,他们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大肆贩卖伪造的玉石成品以及半成品。由于造假手段高超,很多新手玩家或者外行人往往很难分辨。大家在网购玉石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有翡翠存在,就有假翡翠!
这要从翡翠的产出源说起!
翡翠的产出国家: 缅甸、危地马拉、 美国、日本、 乌拉圭、 印度、 巴西、 中国云南
翡翠产出地非常普遍,但是达到宝石级的产出地就只有缅甸!
宝石级翡翠99.%都产自于缅甸!
产出的年代:地质年代是5000万年前!
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接触玉石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和田玉、玛瑙、绿松石等种类玉石,又在缅甸发现了颜色更绿、透明度更好、硬度更大的玉石,从此引入了翡翠!
从翡翠进入中国到1949年为止的200多年时间是翡翠的兴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赌石商人将赌石文化引入云南瑞丽!至今发展为翡翠交易中心!
也就是说从清政府接触翡翠的18世纪中后期就有假翡翠出现!只不过那时候假货还比较少,且那时候假货鉴定方法也比较简单,用肉眼基本可以识别,例如玻璃仿翡翠!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在,造假水平也越来越高,各种合成、优化、处理等手段使得假翡翠的外观越来越像真品翡翠,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