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洒金皮吗?
泻药 题主说的洒金皮应该是指翡翠表皮颜色如金色粉沫散落,像撒了金粉一样,故名“洒金”。不过这“金粉”可不一般,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矿物颗粒集合而成,这些颗粒属于硬玉岩,是翡翠的主要构成部分。 除了硬玉外,这种黄色颜料可能是含铁锰质的粘土矿物,或是含铁锰质的水云母或石英,甚至可能是黄铁矿。由于地质作用,这些黄色的矿物质从原岩中脱落出来,被氧化而逐渐沉淀在翡翠的表面,经过亿万年的风化,雨水冲刷,最终形成现在的状态。 就像这样,一块完美的玉石可能因为表皮的“洒金”而价值倍增。如果恰巧你的手镯或者挂件也有这样的“洒金”,可就要好好留心了哦!不过注意观察的时候可千万别掐头去尾,把部分“洒金”抠掉可是会毁坏翡翠的原石结构的。
其实“洒金”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行内有句话叫做“无纹不成翠”,指的就是翡翠表面如果有了“洒金”就像是给玉器穿了层衣裳,更美观灵动。 而且这“金粉”可不是随便就能下的。首先它的颜色必须得自然均匀分布。其次要仔细看纹理,看是否具有丝状的纹理(俗称苍蝇翅)。如果有的话,说明该“洒金”是后期形成的,也就是在玉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如果没有的话,那这金黄色的色调就是原有结构的颜色表现。
洒金皮,因为其黄色的皮壳上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红色、褐红色或黑褐色斑点,有如洒落的点点碎金,所以才称之为洒金皮。在各种皮壳翡翠中洒金皮翡翠一般会给人“玉质肯定不错”,“肯定起翠”的感觉,其实这种判断也不完全准确。通常有洒金皮的翡翠存在两种情况:一种皮下的玉质非常好,可以达到玻璃种、高翠玻璃种的档次,颜色、种水都十分到位;而第二种情况就是皮下的玉质不太好,为白底青色翡翠,虽然也能起翠,但颜色、水头都不尽人意。
因此,洒金皮翡翠也不一定全部是优质翡翠,皮壳的外观并不能完全表现皮下翡翠的真实质量,但若能够开出玻璃种高翠翡翠,其价值无疑是十分的昂贵。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商贩会用一些低档的秋葵皮翡翠上涂上一层“黄泥”,然后人工做旧,伪造洒金皮翡翠,一些消费者因为过于相信洒金皮翡翠“肯定起好翠”的说法,从而购买到劣质的假货。
市场上也有使用特殊石料冒充的洒金皮翡翠,即以黄色致密的石料冒充洒金皮包裹在外,而将内膛中比较好的翡色进行加工抛光,从而冒充洒金皮翡翠出售。这些石料价格十分低廉,被用作在廉价翡翠外面进行包裹,用以制作伪劣的洒金皮翡翠。总之,洒金皮翡翠的外观确实能够证明皮下的玉质不会太差,但是却不能保证开出来的翡翠品质有多好,最多能达到冰种、白底青、芙蓉种的程度,若能够开出玻璃种、紫罗兰翡翠,其价值则是十分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