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1935年,一支钢笔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而一名英国学生每年要消耗十多支笔,美国的学生更是以使用钢笔为荣。 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铅笔、圆珠笔的普及,钢笔逐渐淡出人们日常使用的视野。 如今我们再次见到钢笔,大多是作为收藏品存放于博物馆中。但它却曾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的文人墨客创造了无数精彩的文学著作和伟大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或可传于世,或被收入典籍。但这些作品的书写工具可不是毛笔,而是钢笔!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钢笔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能够制造简易的机械配件,但整体工艺水平不高;进口钢笔画稿,再翻印成线条图样,再用手工针式打样,制成钢笔尖。虽然流程复杂,但在当时也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了。 在那“一切向苏联看齐”的时代,国内的工业体系开始向苏联全面开放。1958年,上海建立了一支仿苏制钢笔工厂,采用苏制设备和技术生产钢笔。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经营理念和方法落后,加上产品性能和质量不过关,这个厂生产的钢笔不仅销量上不去,还亏损严重。最后由国营改制为民营,才终于扭亏为盈。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此时,我国的科技产业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电脑逐渐走入百姓生活,而此前一直沿用着的打字机则渐渐退出了市场。于是,曾经用打字机赶稿子的记者编辑们又拿起久违的钢笔,重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去。 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崛起,电子阅读器开始流行,纸质图书的销售量开始逐年下降。许多人转而投身数字出版行业,传统印刷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钢笔的销量也一度出现大幅下滑。据调查,2014年到2016年间,国内文具用品零售额从172亿元下降到161亿元,降幅达5.8%。
但正如电子阅读不能完全取代纸质图书一样,钢笔也无法被其他现代文具彻底取代。有许多职业依然要求工作人员使用钢笔,如银行、会计、税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