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草书怎么写?

迟芳阳迟芳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想说的是印刷体吧,就是现在通行的简化字书写正体。这其实是民国时期政府主持下的“国字体”方案(还有简体字),这个字体方案的出发点是统一汉字书写,方便传播。而最终确定的印刷字体,则是魏碑(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石刻文字)和中楷(宋代赵孟类的写字风格)相结合的一种字体。我们现在的手写印刷字体基本就是这个方案确定下来的。 至于草书的写法,其实没有定论。古代文人对草书的态度是“法无法”,也就是没有成法的草书。唐代的张旭和怀素都以草书名家,但是他们二人的草书都是各具风格,没有完全一致的。宋元明时期一些书家所谓的草书都是有行无草或者草中有行的字形,实际上这是书法家的个人习惯而已,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草书。所以,如果要问中国的草书该怎么写,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如果提笔学草书的话,不妨从汉隶入手。因为汉代的隶书是一种尚算有规律的自由写法,这种自由与行书草书后的今日自由完全不同,它是需要在笔法结构上都有一定规矩才能写出好的隶书。同时代的字风能写出这样的效果,那么写草书自然也容易得多。

仇颖婷仇颖婷优质答主

草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容易认错读音,一般用于艺术创作。一说由草隶、草篆演变而来,又说草书由汉简和汉帛书演变而来。可分为四类:一是古草,又称章草,为草创之草,如汉代史游的急就章,有明显波磔,字字独立;二是今草,是对“古草”而言,字的结构比较放纵,笔画已略带“连笔”、“游丝”,字字亦多独立;三是小草,为今草小者,字形较简,写法较为放纵,如陆机平复帖;四是狂草,狂放不羁者也,是草书中相对晚出现的极端形式,如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等。

草书的结构和行楷有极大差别。草书结字有两大法则,一曰变,二曰连,二者构成了草书结字的基本规则。变,是“变隶为草”。汉代是隶书的高峰期,在由隶入草的过程中,必然要冲破隶书严整的规范,才能使字变得简约,便于书写。这个变的进程主要表现在“汉隶”和“汉简”中,如《乙瑛碑》、《鲜于璜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石门颂》等碑和简牍。而这个“变”在结构上,则表现为“八变”,即点画变通、反写、并合、勾带、改换、减省、草化、移位,通过这“八变”把隶书变成草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