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善书是哪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关于什么是“善”,儒家认为,“善”就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道教则主张清静无为。 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儒家还是佛道两教,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大力倡导善行。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人们编著了不少的“善书”,以指导民众行善去恶。这些“善书”对塑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都包含了丰富的“善”的思想。《周易》提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尚书》中有“皇建其有德,庶民弗欺”,《礼记》中说“善则赏之,恶则罚之”等等。这些古籍中所蕴含的“善”的理念,成为后世道德教育的源头。 除了古籍之外,古人还编写了大量的“善书”,以劝人行善、远离恶行。据学者张中原先生考证,中国古代的“善书”大约有一千多种,内容涉及做人、处世、交友、为官、谏君等诸多方面。这些“善书”不仅在国内广泛流行,而且还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我国古代的“善书”有哪些呢?
唐代李肇所撰写的《唐国史补》卷中,收录了唐代流传的三十种“善书”,这些“善书”大多宣扬因果报应,劝人行善。这三十种“善书”是: 还有明代陈继儒所撰写的《寒夜集》三卷也收入了这三十种“善书”之中。 除以上两种书目外,其他“善书”大都失传。
以上三种“善书”流传至今,其中《了凡四训》还有白话译本,在民间影响巨大。另外两种“善书”《菜根谭》与《围炉夜话》,虽然影响了后世,但影响程度相对小些。 除了以上六本书外,下面四种“善书”的影响也很大,它们是: 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善书”主要是《了凡四训》《菜根谭》《围炉夜话》《增广贤文》(又名《古今贤文》)等五种。这五种“善书”基本上涵盖了人生处事的各个方面。 这些“善书”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