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何时开始以玉比人?

缪丽娟缪丽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也是一个伪命题,古人其实并没有把玉和人等价看待(毕竟再尊贵的皇公贵族也不可能用玉制作日常用品)。不过用玉来比喻君子倒是确有其事,最早见于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说的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就如一块美玉一样经过琢磨更加光彩夺目。

到战国时代,玉作为君子的象征更是被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庄子·天下》就有“夫道,覆载万物者也……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上而民重,居前而众星共之,是以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然乎哉!”的意思说一位真正的君子应该像水一样宽容、善良且不与人争利。

到了汉代,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玉和君子之间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东汉王逸在注释屈原《离骚》时就说“余以为屈子之作《离骚》,盖疾世之溷浊,怨君王之不见明,思与志士贤人之相交游,欲背越荆山,走太仓海之上,使渔者所得,还而献之,是以发愤抒志,自喻洁清,如翡翠玉石,不染泥尘。”这里直接把玉和君子喻为同一种品性,都指纯洁、干净之物 。

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用玉去比喻德行高洁的人。南朝梁代萧统写的《文选序》里有这样一句“至于楚辞之一篇,则包举渊懿情怀;汉书之列传,则兼美严俊节义。降洎陈徐,莫不咏歌明秀,追慕幽闲。故能情含洞府,义总贞方,似冰雪之莹圆,具松筠之劲直……”这里说的可是屈原、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以及魏晋时期的诗人,都用玉来形容他们的作品或者个人品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