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山水?

苟格婧苟格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提一点我个人的理解,供您参考。 “中国文人”这个概念很重要。 什么是文人呢?“文”是从周朝开始代表贵族阶级的一个称号,到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国家的学士,这些人在自己的国家叫“士”,到了另一国家,由于各国文字不同,就叫“文人”了(参见《战国策·赵策二》:“先生休矣!吾闻东方有圣人生)。

所以,“文人”这个词一开始就带有“文明”、“文化”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中国文人”其实就是“华夏的士人阶层”——他们代表了中华文明,是文明的代表者与守护者。

而他们所代表的文明,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当然,这种思想,是在批判西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西方中心论”的一种反抗。 什么叫“天”? 天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是至上至大的意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惟天为大,惟尧则之”(《礼记·中庸》)。 所以,“天人合一”其实也就是“人与天的和谐统一”——人要效法天,天要养育人。

山是什么? 它是大地之上最高的存在。水是什么? 它是大地上最多的存在。 人怎么样才能与天地相和谐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山一样坚强,像水一样灵活——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山一样的坚定,水一样的柔软”。所以,中国文人最喜欢说的两个字,就是“刚柔”。

刚什么?柔什么? 刚就是坚强、刚毅,韧。柔就是柔和、柔软,媚。 一个人要刚柔并济,文武双全,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成为“文明使者”。而一个人如果太刚,没有柔,那是莽汉;如果太柔,没有刚,那就是无赖。

代钰欣代钰欣优质答主

中国人重视自然,西方人重视社会。中国的山水画,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国人之所以喜欢山水,一是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有关,二是与中华民族的性格有关。

中华民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即居住在东方。从大的区域角度上看,居住方向决定了人的性格和爱好。

居北者喜暖,居南者喜凉,居东者喜山,居西者喜水。

从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的发展情况看,中华民族是“重土型”民族,以黄土(土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土”,具有生化之功、负载之力和容纳之量,从“土元素”中生发出的人生哲学,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的追求态度和审美态度。

“重土”型民族追求安稳、和谐的生存状态,希望避免或减少战争、动荡和灾难,使“安居乐业”成为具有永恒吸引力的最高生存目标,山水情结由此产生。

中国古典散文、诗词中咏叹山水的情调和格调,由此延绵而生。

中华民族历经战难、动荡和灾难之后,生存智慧不断升华,生存意志日益坚强,对山水的崇尚,对宁静、淡泊的人生境界的渴望,与日俱增。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等人生境界,均被中华民族逐步视为人生的“至境”。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经沧桑之后,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成为一种心理常态,一种人生选择,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这种生存智慧、人生哲学,使中华民族度过了许多难以逾越的生存难关。

归根结底,中国人喜欢山水,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种人生哲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