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通宝值多少人民币?
元哼最佳答案
先说结论,光绪通宝,普品,目前就市场行情来看(2019.8),就值5元/枚;但是若是稀有品种,或者较为特别的,比如宫版、样币、母钱等,价值就会高的多。 再来分析,光绪通宝铸于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位期间(公元1875年-1908年)。当时清政府想要推行币制改革,便委托北洋机器局造币厂(后来的造币总厂)和湖北、广东、江南等地制造银元及铜币。其中银元的材料有纯镍银和含铅白铜两种。而铜币的材质为红铜。
由于清末战乱和王朝更替频繁,加之统治者对财政管理的缺失,导致钱币铸造混乱,质量低劣,许多钱币的工艺甚至不如前朝。因此这一时期的钱币在收藏市场上历来不受待见,被戏称为“大清砖块”,价格也不高。 以银币为例,一般普通版别的大清银币价格也就是几十元一枚,好一些的也不过几百元而已。至于那些铸造极其粗陋的,几乎可以说是垃圾品的,价格在30元左右一枚。
不过也有值得注意的特例。比如光绪元宝中,广东省所铸的光绪元宝部分版式价格就可能达到上千元一枚,因为其在形制上的变化多,很有研究价值。另外就是福建官局所铸的光绪元宝,由于当地所产黄铜品质良好,因此该厂所铸的当十文黄铜光字版的精品,价格甚至可以超过一千五。但是这种情况也是极少见的,而且需要特别专业的甄别能力,一般的普通爱好者是很难有机会拥有的。
清代钱币的铸造是以“通宝”为主,这与清代的币制有一定的关系。清入关之后,沿用明朝的货币制度,在沿用明朝货币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改革币制。
康熙初年确立了以制钱为主,银两为辅的货币体制。同时,为了防止私铸和保护铸币的利润,清朝对铜钱的铸造权严加控制,除官方设置的铸钱局外,严禁私铸。光绪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帝位,采取了笼络人心的政策,使官方铸钱局数量剧增,除各省均设铸钱局之外,在北京以及一些大中城市增建铸钱局,导致清后期铜钱铸造量极度膨胀。因此,在后期流通中,出现了以制钱贬值,制钱滞销,银贵钱贱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恢复币值的正常流通秩序,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宣布币制改革,规定银为正货,所有交易改用银两计算,所有铸钱局停止铸造铜钱,正式结束了传统钱制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因此,光绪年间铸行的铜钱存世量大,多数品种价格较低,民国时期价格也不高。
在清代铸造的通宝宝泉局中,以光绪通宝最为繁杂,其背文多样,而光绪当十大钱也与通宝钱一样,在存世量和品种上也当属清钱之冠。其中以直隶局、宝泉局、宝源局、江南局、湖南局、湖北局、山西局、陕西局铸造的当十大钱质量为优,铸造量为大。这些大钱在清代货币流通领域以及后世的古玩钱币市场上极为常见,具有收藏价值。
光绪铜钱当中有一些地方局铸造的铜钱极为稀见,在古玩钱币市场上价格不菲。比如山东局铸造的光绪通宝背孤云六星,存世仅见孤品。再如湖南局铸造的光绪通宝背五点宝泉的试铸样钱和福建福州宝福局铸造的光绪通宝试铸样钱,价格也是相当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