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民币有100的吗?
一、人民币的起源与发展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货币上都刻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是什么“中央银行”或“国家银行”的缘故;同样,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上为什么会出现“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呢?这还要从我们古老的中国谈起。 中国的货币制度开始于封建王朝的银两制度(也有使用铜钱和纸钞的朝代,但白银是基础)。这种以银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危机,民间大量囤积白银,导致明廷政府无力支付军饷,国势日衰。到了清朝咸丰年间,银两制度已经千疮百孔,财政亏空达数千万两之巨。
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发行法币,废除银两制度并限制白银出口,这是国民政府的无奈之举,也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中国经济提出的要求——要支持抗战,就必须统管全国的金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铲除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钞票发行权(如川票、滇票等)。于是,国民政府颁布了《法币条例》,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基础,禁止各地非法发行纸币并严格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继续执行法币政策。随着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败退,国民政府的货币信用也随之下跌,各地出现抢购风潮,银元甚至铜币的需求量都很大。为了挽救危局,国民政府于1948年底发行金圆券,以金圆券兑换法币,1金圆券等于100元法币。然而,由于战局的恶化,国民政府很快就停止了金圆券的发行。
二、人民币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分为四大行政区,各自控制着自己的货币发行,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区际贸易”。当时的华东区和东北区控制着最重要的工业和农业,所以其发行的货币行情最好,尤其是关内(指华北平津地区)和东北地区发行的券别,价格高昂,几乎可以作为黄金用;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货币情况最差,因为这两块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最低,矿产资源和农产品都很匮乏,所以发行的货币在关内几乎一文不值,只在中西部地区有一定市场。
1950年至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际贸易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只是关内的物价水平有所提高。比如,1950年北京的一斤大米折合2.5元人民币,而在上海却需要人民币4.6元。
如何平衡各地之间的物价水平成为一个重大难题。考虑到旧中国通货膨胀的严重情况,这一时期很多人还持有大量法币和关金券(旧中国一种纸币的名称)。如果大规模增发人民币,很容易造成恶性通胀;如果实行汇率浮动,让人民汇出海外资产,又会引发通货紧缩。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最后,中央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命令银行拒绝收购民众持有的法币及关金券,同时鼓励农民将粮食用作实物交售(卖给国家),不再用人民币购买工业品。这种政策使国内商品供应紧张,物价迅速上升(上升的程度超过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水平)。1951年下半年起,国务院陆续批准部分城市实行价格管制和票据集中管理,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