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壶谁能鉴定?
紫砂古董鉴别与瓷器、玉器、字画比起来,历史较短,专业研究者也相对较少,所以,就从收藏的数量上看,玩紫砂壶的人群要小得多,但是,随着一些著名制壶家的作品在拍场上的价格不断走高,喜欢紫砂古董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由于紫砂器是属于一种兼具使用和观赏双重性的古董器物,所以,我们在鉴别和收藏的要点上,与瓷器、字画等也有差异。
在鉴定紫砂古董时,主要掌握如下几个关键点:
(1)造型。在把握紫砂壶的造型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各个时期的不同名家的风格去把握。比如,紫砂始祖供春所制紫砂壶,是仿照槽形自然形成的状态;明代中期的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名家的作品,造型古朴厚重,比例恰当,口盖规整,出水流畅;清代的制壶名家陈鸣远和杨彭年的作品,在造型上则是将工艺化与自然表现力相融合,同时,在艺术表现上更有了新的突破。所以,把各个不同阶段,不同名家的造型特点把握透了,我们在造型上就容易把握了。
(2)制作风格与工艺。每件古董紫砂器除了在造型上具有不同时期、不同名家的风格外,制作风格和工艺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供春所制壶,是用双手沿壶身旋打成型,俗称“拍打成型”;时大彬在创作时,吸取了前人的精华,他用双手“旋片拼接成型”;清代杨彭年制作时,是用“镶接成型”的方法。除此之外,不同时期,以及各个名家在装饰风格,装饰题材上也不尽相同,比如,明代后期到清代中期的100多年时间里,紫砂器饰以书画、印章盛行,特别是清代早期,这种风气更盛。因此,把握了不同时期,不同名家的制作风格和工艺制作方法后,我们在这些工艺上鉴定时也会游刃有余。
(3)材质。这一点也是鉴别紫砂壶真伪的关键点,由于陈年的紫砂器,在材质的色泽和包浆上与新仿的紫砂壶有质的区别,古紫砂壶的色泽自然、润泽,由于长年累月使用,其包浆深邃、光润;而新仿的紫砂壶,其色泽偏亮,由于是一次成型,其包浆浅浮,无光泽。所以,在鉴定紫砂古董真伪时,其材质也是不能小觑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