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薄胎瓷有收藏价值吗?
薄胎瓷是一种高度的技术表现形式,制作难度极高,制作薄胎艺人在业内被形象地称为“蛋壳司令”由于难度极大,全国能制作薄胎瓷的艺人只有十几人,目前最有名的当属王振飞。
据了解,薄胎瓷制作最早在明朝永乐年间,据清朝人陈浏的《陶雅》记载“吴窑以薄坯矜尚”说明明朝的江西吴窑,即今景德镇,薄胎瓷的制作水平已非常高超。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薄胎瓷制作更为精美绝伦,雍正时期制作的“脱胎琵琶尊”曾作为朝廷贡品,薄得可以映出人脸。由于制作工艺高度复杂,加上制作人员大多年龄渐高,所以存世量极少。前几年收藏市场上的薄胎瓷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锡良等人烧制的“蛋壳杯”等,随着近年来薄胎瓷瓷值一路飞涨,目前王锡良的薄胎蛋壳杯市场价格已超过四五千元。
近几年薄胎精品越来越少,市面上也很难见到,随着薄胎艺人的渐趋高龄化,薄胎瓷艺有濒临失传的危险。王振飞于2002年制作了一件薄胎大瓶《万紫千红总是春》,高40厘米,薄如蝉翼,被作为国礼赠送英国王室,成为当代绝世孤品,这件作品现在市值已超过500万元。王振飞另外一件代表作《荷语系列》薄胎瓶,也屡屡创下拍卖佳绩。
目前收藏市场上的王振飞薄胎瓷存世量极少,只有上世纪90年代制作的《暗香疏影系列》薄胎瓶,曾一次性制作过百余件。但由于制作这种瓷器有极高的烧成率,加上王振飞对自己作品严格要求,每年仅制作一两件成品,现在存世的不过五六件,市场价格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