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古玉有收藏价值吗?
在地下埋藏了几十年、成百上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古玉,已变成色黑如漆、灰黑、鸡骨白等色的“熟玉”了,这叫“包浆”或“皮壳”,这种古玉可作研究玉器发展历史的实物资料和观赏品,有收藏价值。
但有的玉器收藏爱好者却想把出土“熟玉”的包浆去掉,使它恢复到原来无沁色时的玉色,这种想法是不足取的。因为这种古玉的沁色(包浆),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是一种永久的历史陈设,一旦去掉,则失去了它“古”的韵味,成了无来历的人为伪古。若有人拿这种没有包浆的“古玉”骗你,可从以下两方面识别:
一是新仿古玉色单调,质地松散,有刀刻、砂轧的纹痕,没有自然包浆的浸蚀痕。
二是无沁色的古玉,看上去有一种“火燥”感,有一种“跳”出来的味道。总之,出土古玉,应以它原来的面目保存为好,尤其是有文字,纹饰有特点的历史古玉,就更应“修旧如旧”,保持古玉的包浆和原有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