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田玉有假手镯吗?
其实做玉器从明清就开始了,但是没有现在那么厉害,现在用胶,粘和性、粘接力非常好。古代主要用线绳类和漆类,用线绳类在和田玉上缠绕的时候,它可能会和玉之间有一段缝隙,你摸着可能会有些粗糙。如果完全紧了,也可能和玉面接触得非常紧密,它会有一些波折的现象。如果是用漆的话,和玉接触时间长了以后,它可能会有沁入,有黄褐色的一些现象。这些都可能是清早期甚至更早一些的仿品。但是毕竟存世量还是极少,所以真品、精品也更加珍贵。
和田玉仿品
清代和田玉的仿品比较多,仿品的手段比较多,制作工艺水平也比较高超。一般来讲,仿品、做旧主要采用三种手段,一种手段就是新工玉器,利用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旧玉的皮壳,粘接到它新玉的玉质上,然后雕刻一些纹饰,看起来和整体结合得比较融洽,但是仔细观察还是有粘接的痕迹,有的是线绳类的痕迹,有的是漆类的痕迹。
还有一种手段,玉料是新料,玉工也是新的,但是器物整体做旧。做旧的方法有烟熏,烟熏比较容易分辨,因为烟熏它可能会侵入玉的表层,然后在下层有一条线,然后在底下有一条线,然后在底下还有一条线,可能有三到五道不等,分界比较明显。还有一种是用酸腐蚀,酸腐蚀可能和烟熏差不多,分界比较明显。
现在最厉害、最猖狂、应用最多的是用茶水煮,用水煮。用水煮的话,它表层和里层可能是一块,渗透得比较均匀,这种比较难分辨。用水煮和真品之间有些区别:第一个从皮壳上讲,做旧品的皮壳,如果你仔细观察还是有一些黄褐色,皮壳的沁色偏黄。第二个从包浆的角度讲,真品的包浆,因为年代比较久远,经过长久的盘摸,和人的体液、汗液相结合,包浆比较浑厚,新仿品因为包浆的时间比较短,可能包浆会稍显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