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假的什么样?
在古钱收藏和鉴赏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古钱的辨伪问题,尤其是清代机制铜币,真钱、赝品同时流通,真真假假,鱼目混珠,其赝品之多、制作之逼真、流通之广为其它品种所罕见。
清代机制铜币赝品,一般有以下几种制作方法:一是就真钱翻砂制造。这是制造赝品铜元的最基本方法,其成品称为“砂淘版”。
二是以低铸造价值币翻制高铸造价值币。这种赝品古钱在清代机制铜币中尤为多见。如以当制钱二十文重20.5克的薄边大头,翻制当十文重17.5克的阔边大头;又如以当制钱二十文重20.5克的湖北“本省”薄边大头,翻制当十文重20-21克的“汉”字阔边大头。
三是以“砂淘”旧版制造新钱,钱文、轮廓模糊。所用材质有的用次铜,如用黄铜、白铜或铜锡合金铸造,古钱表面呈黄褐色,包浆浅淡;也有用紫铜打制,伪品古钱表面呈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