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赵氏贡宣有收藏价值吗?

黄香萍黄香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赵氏贡宣作为民国时期的宣纸代表,是贡纸的延续发展,在制作材料上沿用“旧法”的檀皮和沙田稻草,且比例合理,因而赵氏贡宣具有明清时期宣纸绵滑爽利、润墨性强等优点。同时,民国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对赵氏贡宣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赵氏贡宣又呈现纸张更为纯净细腻的特点。

由于赵氏贡宣具有传统宣纸的特点和自身独有的特征,且生产量较少,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民国及以后诸多文人、画家和书法家用实践证明了赵氏贡宣的优良品质,如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徐邦达、吴湖帆、吴青霞、钱瘦铁等,他们都将赵氏贡宣作为创作的载体,因此也提高了赵氏贡宣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前,宣纸收藏主要通过收购书画收藏的方式,单独收藏纸质成品较少。因而,带有明确纪年的有代表性的宣纸创作的书画作品是宣纸收藏的首选对象。如张大千的《仿巨然山水图册》就创作于赵氏贡宣之上,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中该画作以3335万元成交;吴青霞《百鸭图》也创作于赵氏贡宣之上,2016年的西泠印社秋拍中以204万元的高价成交。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艺术品市场开始兴起,国内的书画家和书画投资者开始关注宣纸的收藏。如今,纸质收藏的热度持续上升,加之宣纸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等要求的特殊性,宣纸的存世量十分有限,更加推动了宣纸价格的成倍增长。一张清代金榜贡宣的价格从1980年的10元上升到2017年150元,涨幅达15倍,而“汪秀龄”牌老宣纸从30元一张涨到500元一张以上,涨幅更是达到了20倍。此外,民国时期的“宣和”牌宣纸的价格也从70元一张涨到1000元一张。此外,宣纸的拍卖市场也是异常火暴,如2015年北京瀚海春拍拍出清乾隆贡纸八行册页28750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