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五绝壶好不好?
清代五绝壶制作精致,构思巧妙,寓意吉祥,具有相当的独创性,加之有著名书画家参与,书画镌刻工艺俱佳,形成了清初壶艺与陶刻的高峰,其五把茶壶堪称稀世珍品。五绝壶现主要收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香港茶具文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手中。
紫砂五绝壶
清代五绝壶是在陈曼生的倡导下,由陈曼生(1768~1822年)、杨彭年(?~?)以及杨彭年的妹妹(生卒年不详)设计制作,由陈鸿寿(1768~1822年)、邓邦瑞(1772~1838年)、陈曼生自题和陈曼生书写吴昌硕(1844~1927年)诗,由杨彭年、杨彭年妹镌刻而成。共五把,分别为菱花壶、合欢壶、合菱壶、却月壶、葫芦壶。
菱花壶
壶体呈五瓣海棠菱花状,线条造型柔和舒畅,通体散发着清馨高雅的气息。壶肩处有凹槽,并镌刻铭文:“如冰之清,如雪之白”,署款“曼生作铭”,“伯年”,分别由邓邦瑞及杨彭年镌刻。盖内钤“彭年”篆书方印,底钤“阿曼陀室”篆书方印。
合欢壶
壶身形体扁圆,口盖紧密合缝,造型严谨,气度雍容。整把壶给人以沉稳、厚重、朴实,大度之感。壶身铭刻诗文:“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底款“阿曼陀室”,盖内款“彭年”。诗句由陈曼生作并书,邓邦瑞镌刻。
合菱壶
此壶亦称“一捆竹壶”,是一把茶与酒两用壶。通体由数根竹子紧密扎捆而成,孔洞用竹节作盖。造型构思新奇,简洁大方,生动逼真。壶底钤印“彭年”,壶底铭刻“试墨”。
却月壶
此壶为瓜棱形壶体,短而弯曲的流,半环形执把,耳形的壶盖,半月形把,造型端正稳健,简洁明快,线条含蓄委婉,柔美流畅。壶身镌刻铭文“月盈则亏”,镌刻署款分别为邓邦瑞和杨彭年。底钤“彭年”篆书方印。
葫芦壶
此壶由两个小葫芦相叠而成,造型新颖别致,独僻蹊径。上葫芦为盖,下葫芦为身,以盖钮相连接,两葫芦的上下两端均作成细线圆珠状束腰,使整个造型既饱满而又富装饰性。壶身上下镌刻两段诗句,均为吴隐所书,吴昌硕所作,诗云:“一葫芦中,二个丁壮。有如梁鸿,举案德让”、“春醉醒来,春愁浣却。满把清风,月露华薄。”“丁壮”为吴昌硕号,“梁鸿”意即陈曼生,因曼生、昌硕皆字子恭,故以“同辈”相称。该壶壶底钤“杨彭年”篆书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