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画家冷什么居士?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号为“板桥居士”。
板桥居士即郑燮,清代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又署名爽且,别号糊涂居士。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兴化人。
郑燮的书法,用隶书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擅长兰、竹、石、松、菊等。因他曾在潍县作县令七年,案牍劳烦,两耳不闻庶政,一心只画兰竹,潍县是山东的“南大门”,又是著名的风筝产地,他便以竹入题,作了许多咏竹诗,有的还成为潍县的民间谚语。
一七五三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坊潍县为官期满,将返回南方故里时,为潍县名士刘锡彤作了许多画,其中一幅便是设色风雨兰竹石图,刘锡彤十分喜爱,并写《板桥先生赠雨竹图记》,记其情由。
郑燮的书画很负盛名。潍县城东有座拱北楼,相传是明朝建文帝逃避永乐 chasing pursuit 的地方,楼西有“绿蓑亭”,郑燮作《绿蓑亭歌》。相传郑燮由潍县返回兴化,船到扬州狮子桥,书“难得糊涂”四字,至今狮子桥头仍可见郑板桥“难得糊涂”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