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版连环画有收藏价值吗?
连环画,简称“小人书”,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娱乐媒介。小人书与戏曲的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比如光绪年间石印本的《全本西游记》,书内就有用石印套色方法所印的全彩工笔人物图。
民国初年,国内石印事业非常兴盛。这一时期,以上海大东书局、开明书店出版的石印戏曲连环画影响最大、质量最好。比如,大东书局出版的34册本的《白蛇传奇》、《玉堂春传奇》,开明书店的《花木兰传奇》、《武松传奇》等。这一时期出版的连环画,虽然线描粗犷简单,但色彩古朴典雅、构图优美,具有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
上世纪50-70年代,连环画是与评书相声等并驾齐驱的大众主流娱乐图书。这一时期的连环画,既有“文革”前名家大师绘制的木刻连环画(比如王叔晖的《西厢记》、华三川的《孟丽君》,赵宏本、马少宣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也有“文革”中印制粗糙、构图、颜色模式化、风格雷同的作品。相比文革前,文革中出版的连环画存世量大。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和漫画书、卡通风连环画的出现,纸版连环画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连环画和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各级政府和文化艺术界人士的重视和呵护。
总体来讲,存世量小,发行少,品相好、艺术价值高、名家大师绘制的木刻、工笔戏曲版连环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如《白蛇传奇》、《玉堂春传奇》、《西厢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