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哥窑瓷器?
哥窑在南宋时为龙泉的一部分,明代中后期由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出现了仿古之风,人们对宋元时代的“旧物”竞相搜求,视为珍品,特别是对哥窑。但其时人们对哥窑的具体窑场不明,以所见实物器胎多为黑灰、深灰或土黄等色,因此认为哥窑是在黑胎上施釉。哥窑釉层饱满,釉面色调以灰青色为主,也有米色、粉青、油灰色等,釉面满布裂纹是哥窑瓷器的重要特征,如“金丝铁线”、“文武片”、“百圾碎”等之美称。
哥窑瓷器造型丰富多彩,盘、碗、洗 Flat、瓶、炉、尊、罐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常见者有13种之多。它的突出之处在于釉中凝结的开片千变万化,出现各种复杂的裂纹,如百圾碎、鱼子纹、蟹爪纹、鳝血纹等,这是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体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大,冷却时胎体收缩程度大于釉,釉受到胎的约束产生应力而开裂。哥窑的釉中开片特征是其产品的主要特色,古人有“官哥千片”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