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烧瓷器?

修曼颖修曼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瓷土加上釉经高温烧成的坚固而又带有釉面的器皿便是瓷器。瓷器有着洁白、美观、耐用的特点。在世界上一向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世界上首创了瓷器。

瓷器的烧制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比陶器的烧制温度要高得多,在这样高的温度下烧成的瓷器,胎体已石英般地熔融一体,坚硬而结实,有着金属般的敲击声,断面呈油脂状,釉已烧牢固地附着于其表面而不会脱落。

在瓷器上附着的釉,与釉陶上的釉都不相同。釉是施于陶瓷表面有着色彩的玻璃釉。施釉的目的,一是为了耐污,二是为了美化。釉一般用石灰釉制成。石灰釉以长石、石英、釉果粉(含少量石灰质)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石灰釉的烧成温度高,因此不宜在陶器上施釉。

我国是最早烧制黑釉瓷的国家,在湖南长沙湘江岳州的龙窑中出土的西汉黑釉瓷,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黑釉瓷。黑釉瓷的釉料是在釉果中加入锰等,经过高温烧成。

青瓷有着青色的釉,釉的成分与白瓷基本相同,但含有少量的铁,经过高温烧制后,由于釉中含有气泡,光线射在上面发生折射便呈蓝色。若将青瓷浸于水中,颜色变得更加青翠。

瓷器分为青瓷、白瓷、黑瓷。白瓷的胎骨由瓷石、瓷土构成,釉料在瓷土和釉石中加入石灰质烧成,经过高温烧的白瓷白净光亮。

制作瓷器的原料要求很高,首先要能耐高温,再就是原料中所含的杂质要少,特别是铁质的含量要严格控制。洁白的白瓷器,铁的含量一定要低(控制在 3%),这样烧制出的瓷器,色洁白,若铁所占比例较大,便成为青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