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博物馆中鲁本斯的作品?
普拉多博物馆之所以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不仅因为馆藏之丰,还因为它藏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尤其是绘画,许多大师的作品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得到他们早、中、晚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甚至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连贯地了解一位大师的艺术生涯发展史。鲁本斯在21岁到63岁之间,曾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罗马、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地游历、生活达8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拉斐尔(1483-1520)等人的作品风格中汲取了营养。1609年返回安特卫普后,他将自己在意大利期间形成的艺术风格和手法与佛兰德斯传统风格结合起来,开创出了具有自己个性风格的绘画流派,即所谓的鲁本斯风格。鲁本斯绘画中生动的线条、鲜明的色彩以及激情洋溢、生机勃勃和赏心悦目的艺术风格,使他赢得了巨大声誉,以致成为国王、王后、公爵、王子和大主教们竞相争宠的宫廷画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以神话和宗教为题材的作品,但普拉多博物馆之所以能收藏起41幅鲁本斯的作品,是因为在西班牙曾经发生过一件不寻常的事情。
1628年,腓力四世为了庆祝结婚10周年,想搞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游行。鲁本斯受腓力四世邀请,专程前来协助安排和设计这次庆典活动。期间,他在西班牙游历了两个多月,对西班牙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艺术风格有所了解、有所借鉴。他为腓力四世绘制了若干幅表现游行情景的素描底稿,以便事后来为这些情景放大制作油画。后来,由于瘟疫流行,游行终止。鲁本斯只完成了14幅油画,并为西班牙王室绘制了8幅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或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油画。
鲁本斯一生中只到过西班牙这一次,而且只在西班牙生活了很短一段时间,在他存世的3000多幅油画和素描中,为西班牙王室创作的作品也只占很小一部分。1814年“百日战争”后,法国将它在拿破仑战争中掠走的几千件意大利绘画,包括达·芬奇在内的300多幅画归还普鲁士,普鲁士王威廉一世(Theodore Frederich Wilhelm,1744-1815)为了报答他的同盟和救命恩人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的好意,将鲁本斯为西班牙王室创作的全部作品连同他在西班牙逗留期间为亲友创作的送别画和纪念画一起转赠给西班牙王室收藏。这些赠品后来成为普拉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虽然1857年普鲁士宫廷将鲁本斯的部分作品收回,但是西班牙王室又把该画廊的两位画家为感谢鲁本斯赠送的两件作品补上了,结果鲁本斯的作品没有减少。
普拉多博物馆收藏的鲁本斯作品,从创作年代最古老的《维纳斯、爱神与美惠三女神》,(Venus, Venus’Son, and the Three Graces),到创作年代最晚的《玛西阿斯之死》,不仅包括鲁本斯在意大利时期、佛兰德斯时期和西班牙时期的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而且包括素描和油画等不同形式,以及送别画、纪念画、风俗画、寓言画、神话画、宗教画等不同题材。因此到普拉多博物馆去看鲁本斯的作品与到其他美术馆去看鲁本斯的作品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