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平山堂是哪年代?
在历史沿革中平山堂屡建屡毁,明末殆尽。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巡盐御史吉庆访得东坡手植银杏,拓其枝干刻石,存于今鉴真图书馆内。至嘉庆道光年间(1800-1840),山堂台榭,悉皆颓圮,独存此杏。嘉庆十四年(1809),两淮盐运使邓光澍主持重修,复拓东坡手植银杏一石为记,存于今平山堂内。
1963年平山堂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扬州市人民政府为保护东坡手植银杏,拨款修建了钢筋混凝土亭。1983年冬,又整修了平山堂。
新建建筑保持了清代风格,分平山堂和谷林堂两部分。平山堂原为一座歇山顶式殿屋,三开间,檐下有“平山堂”三字匾额,额下悬“坐挹江天”木刻横额。堂之四壁镶嵌有《西园图》碑刻和各种石刻150余方。堂之前后有平台,堂后平台,地势高敞,南望瘦西湖、主城区,可以远眺蜀冈及江南群山。清刘大鹏有《冷红生集》记:“出平山门,循路至平山堂,堂有东坡手植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