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阴阳石在哪?
在山东省青州市城南约十公里的望云山,这里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遗址——寿邱国故城,也叫作王母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书纪年》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太皞伏羲氏建亥之年正月,东巡狩,封泰山,禅云云……作云门”这里的“云云”指的就是今天的望云山、云门山一带。 “禅云云”即禅居在此,可见这处地方在上古时代就属于道教的圣地了。
到了唐代,这里的道教气氛更是浓重。据文献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下诏在这里修建道观,并亲赐道号“冲虚”;而他的儿子唐宪宗也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下令对这座道观进行扩建;到了宋代,真宗皇帝又于咸平年间(公元973年—974年)先后两次遣使到此祭祀,都留下了碑文和记述。 那么,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道家的圣地呢?原因就在于这块“阴阳石”上。
在望云山主峰南麓的山脚下有一眼泉水,这眼泉水被道家人誉为“灵泉”、“宝井”,据说常年不涸,而且水质甘甜,富含矿物质。而在“灵泉”的旁边,有两块形状特别的石头,一块似人非人,似兽非兽,酷似传说中的西王母,因此被道教徒们尊称为“王母池石”或“仙磨岩”;另一块则如同一根柱状的石笋,直耸云间,被称为“天柱石”。
最有意思的是,这两块巨石上都有天然形成的图案,好像一幅阴阳太极图。而且,当旭日东升或者夕阳西下的时候,两巨石的阴影就会投映在地面上,形成一副“太阳从地球背面升起”的奇妙景象。 望云山也被道家称作“阴阳界”。
阴阳面,中国最美的花岗岩石柱林,中国第一阴阳石,位于云南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三江口”,因石柱一端黑一端白,色差强烈,阳刚之黑色粗旷刚烈、阴柔之白色优雅柔美,石柱形如人柱柱对立、相持相倚,故得此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中国最美阳刚石。
关于阴阳石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游览人间美景,当七姐妹看到三江口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时,都不愿返回天庭。玉帝知道后,派雷公和电母强行将她们捉回天庭,并将雷公和电母变成两块石头,永远镇住七仙女。为了不让姐妹们孤单,雷公和电母施展法力将江水变成七色的,这七色水便是七仙女的化身。由于雷公属阳,电母属阴,两块石头便成了一黑一白。雷公不甘心为玉帝卖命,便瞪起双眼,张大嘴巴,与电母争辩起来。
在三江口众多石头中,最负盛名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的“阴阳石”。相传该石是雷公、电母石头的化身,它一半黑、一半白、黑者如墨、白者如雪、黑白分明、无丝毫过渡色,形如一尊天然的巨大石柱。黑石色暗如铁、粗旷刚烈,象征“阳”。白石则洁白柔亮。如脂若玉,象征“阴”。民间传说雷公、电母因私自放走了被玉帝囚禁江心的七仙妹,玉帝大怒,将他们变成两块石头,锁在江中,永远镇住七姐妹,并把江水变成七色。于是雷公、电母便永远镇在这波涛汹涌、怒吼冲天的江上。雷公属阳,它瞪起双眼张大嘴巴,对着电母咆哮着争辩:“七妹”是因见我们镇守此江,便投江自尽,我们不救她还有谁救呢?玉帝这老匹夫太无人道!电母属阴,只好低眉顺目、含情脉脉,劝说雷公:我们已被玉帝镇守江中,再也难以回天庭了,忍一忍吧!
该石之所以色彩一黑一白、纯度如此之高而且分界线如此清晰,是因黑色部分为纯玄武岩,洁白部分为砂岩和玄武岩经过千万年相互挤压并经风化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