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书法大家何绍基?
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主要得力于颜真卿和北朝碑刻,兼参褚遂良、苏米诸家之法,形成自己雄强朴茂的独特风格。他的楷书从《张猛龙》入手,再学颜鲁公《争座位》及柳公权《金刚经》,最后上追北朝墓志及魏碑中坚之《爨宝子》等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一生坚持临写北碑,在晚年作品中更呈现出古拙朴茂的面貌。 何绍基说“余学篆好北碑”,认为北朝书家多出于民间,所以质朴浑厚而无门派之见。他初学《张黑女墓志》,后得魏碑刻石拓本,从中悟出了用笔之道。他学习北朝碑文,还重视对结体进行研究,并主张在“识势”的基础上将点画加以美化。因此,何绍基的隶书和北碑一样,既端庄又有变化,给人以清刚健拔的感觉。 他晚年书写小楷时,又受到晋唐法帖的影响,字体稍纵长些,笔致也更含蓄蕴藉一些。同时,由于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注重用墨的训练,从而奠定了坚实的老辣墨法基础。到了晚年,他在追求字势峻峭的同时,也注意笔画之间的回环往复,从而使作品显得更有韵味了。 何绍基的行书也是受北碑影响较深的。在笔法上,他吸收了北魏碑刻方笔的起笔方法;在结体上,他将原呈斜势的字作了适当的倾斜处理,使行笔更显流畅飘逸。但何绍基的行书与北碑相比,又有自己的特色一一即行草中常夹杂楷书和隶书的元素。例如,在《何绍基对联手迹》(以下简称《对手迹》)中就可见到不少带隶书笔画的楷书结构或带楷书笔画的隶书结构。这种写法,显然与他擅长北朝碑文的风格有关,同时又使得他的行书更加自然生动且颇具个性色彩。
1861年,38岁的何绍基开始撰写自己的《说文段注驳正》,此后一直不断修改补充,直到去世前还在继续,最终于同治十二年(1873)完成此稿。这部著作为我国清代最为详备的一部说文字典之一。 在《说文段注驳正》完成后不久,52岁的何绍基开始创作《四声谱》。所谓《四声谱》,即是将汉语的四声分别拟成“平”“上”“去”“入”四个音来记录汉字读音的工具。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前后,国势衰微,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自尊心。为了重振国威,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改造传统学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何绍基以四声配入《广韵》二十字母,撰成了《四声谱》一书。该书为一部集大成的著作,书中不仅对《广韵》二十字母提出了改进意见,而且对《切韵》以来的各种反切法以及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他还提出了许多独具个人特色的见解,如以元音为主,辅之以元音与辅音的组合,并以辅音字母区分开口音和闭口音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然而,由于何绍基是在一个西学东渐的大环境下完成的这一著作,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比如他认为语言的变化是“渐迁而非顿变”,就与当时的语言学界的普遍观点不同。他对欧洲语言的诸多特点并不了解,因此也就不能完全掌握近代的语言学和语音学理论,这必然会对读者产生误导。他所提出的“五音”之说也不能被现代语言学所接受。何绍基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实践上看其意义却并不大。不过我们仍应肯定其积极的意义与进步性。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十分难得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何绍基在学术界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但他仍然虚心向他人求教。除了上述例子外,还有一次则是向他仰慕已久却又从未谋面的康有为请教《周礼》中的“六尚”究竟是什么意思。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