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书法有哪些?
唐伯虎的书法,早年精于楷书、行书,后专攻草书,取法“二王”与怀素,晚年亦好张旭。 其书风清新脱俗,俊逸秀拔,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人书断》谓他“书学尽妙,尤擅行草”;《书画鉴真诀》说他的字是“真似李邕,细密而生动”;《画史》说他“草书狂逸,有草圣之称”。《江南通志》云:“唐伯虎工诗善书,兼擅丹青。小楷甚精工,行、草书有晋人风度,用笔俊逸潇洒,自称为‘散淡’体。”可见其在书坛的地位之高。
据记载(见《苏州府志》),当年唐伯虎在应天府乡试中中了第一名解元后得意洋洋,挥毫作了一副对联,以庆功绩,上联为“十指春秋”,下联对“一身富贵”。不久会试时,又因受人陷害而名落孙山,此联被毁去。后来,他又重新写了一幅对联挂在书房内,上写“世事折磨”,下书“人心变化”。以此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这幅对联也反映出他对人生、对社会、对名利看的十分透彻,表现了他超然洒脱、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 他善于学习前人的长处,并加以发展,因而能自成一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语言。他的书风,从整体看,没有明显的师承关系,这是因为他当时所处的朝代正是中国书法史上各种流派相互激荡、多种风格竞相出现的时代,同时代的书法家们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心态,这就使各派的优点都成为他们吸收的养料了。如赵孟頫的俊美流丽,黄庭坚的放纵跌宕等等,可以说都是影响过唐伯虎的,但唐伯虎并没有受某一家的支配或控制,而是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正如清代学者钱泳所言:“唐六如先生草书,得力于黄山谷者最多。”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心态和大胆求变的创新精神才是造就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吧! 在流传于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他题赠给友人的手札墨迹,这些信札字迹大小错落有致,笔势连绵,自然流畅而又充满灵动之气。此外他还写过不少题跋,同样也显示出他那挥洒自如、不拘一格的艺术风貌。 从以上可以看出,唐伯虎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其书法作品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他生活的年代远不如王羲之等人的年代久远,加之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等原因,导致他的作品目前很难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这也正印证了一句老话:人不可貌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