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何陋之有?

宓鑫泽宓鑫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论”,其实是清代大儒王阳明的名言。原话是: “无善无恶心之未发也,有善有恶意之动也; 知未尝善,然善亦未有不善; 意未尝恶,然恶亦未有所不恶。

所谓‘至善’,亦只是‘至思’而已。” 王阳明这话虽然是在解释“良知”概念的,但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哲学思想。这些内容在《传习录》(特别是下卷)中都有很详尽的解读和讨论。比如他举过“格竹”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朱熹认为人必须要通过认真思考才能理解“理”的存在,而王阳明则说:“你未看此花时,你在何处?汝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简而言之呢就是:你还没有想这事情的时候,你觉得这个事情怎么样的?你一旦开始想了,事情就会变成什么样了。所以呢,“善恶”、“好坏”其实都是人的观念,而不是事物本身客观存在的属性…… 你可以说“山是青的”,也可以说“山是绿的”,但不能否认山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灰白色的土块嘛! 所以“善恶之心”也是一样的道理——“善”也好,“恶"也罢,都是你主观的判断罢了.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表示我就完全赞同王阳明或者他的徒弟徐爱提出的这一套理论框架。 我觉得这套东西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缺少必要的数学基础来支持自身的逻辑自洽性——因为从我的角度来讲啊,我认为任何一套哲学体系都必须是建立在严谨的逻辑分析甚至数理计算的基础上的,不然就会像公案故事一样变成一堆故弄玄虚的东西。 而王阳明以及他的信徒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对于这套思想的探讨往往停留在形而上层面而无法进一步深入(或者说他们没有能力深入)…… 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的很多结论在我看来也就只能算是某种“猜想”或“假设”了。

扯远了。总而言之吧,我觉得题主所说的这句话应该没有错。但是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来自王阳明本人的思想(毕竟我没读过《传习录》)。希望有懂行的能帮我指点一下。谢谢啦~^_^

章军英章军英优质答主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长一点的解答,放在哪里忘了,可以搜索一下。 我的观点是如果这个字写得好看、好认,那它就是好的;如果不,那就不是.... 但这只是个人观点而已,仅供参考。 我不认为“丑书”是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因为审美水平不同,对美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就像有人觉得王羲之的字难看一样,但我仍然欣赏他的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