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死怎么写?
其实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然不会在“书家”和“书法家”间犹豫。 不过我还是说一点我的见解吧~ “中国书法史就是书法家史”这句话确实没有错,所以书法研究也就是书法作品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说“书法(作品)的死法”,而不能说是“书法家的死法”,因为书法家再怎样死了,也影响不到他的作品。 但是我并不赞同题主的观点——书法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艺术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即使现在不流行,但是历史长河总会留有一席之位的! 我举一个例子好了。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来都被作为学习行书的重要范本之一。但是随着书法的发展,行书逐渐没落,而楷书、草书成为主流。那么《兰亭集序》还会被经常临摹吗?会被人记住吗? 现在市面上《兰亭集序》的书帖很少了吧……除了一些字帖汇编之外基本上见不到单独的《兰亭集序》字帖了。就算有,也是把它当作某位书家在临习王羲之时的一种“附本”而已。人们看的是这个人的风格而不是它的本身了。但这是不是说它死了呢?
当然不是啦~这种“死法”只是它存在的形式变了而已嘛。只要有人喜欢,只要它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就是活着的呀。 同理可得,历史上所有的书法经典都是活着的。那些你认为死的书法经典之所以不被重视只是因为它们不合时代潮流罢了。就像一位网友所说的——“艺术从来都是小众的”“不要拿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大众”。 所以说要等到书法作品真正死去的那天才算是书法的死期。那时,可能不仅仅是书法的悲哀,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啊……(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