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典书法?
所谓“典法”,即有典可稽之法则、范式也。 晋人王羲之云:“今书《乐毅论》十二通而复罢弃之,何故?向得右军稿墨,观之一匝,还当脱去章篇,还使言句调韵,尽归自然。但观王书,不觉心中有所藏,既叹前哲用笔之妙,又欣玩平昔所传之纸札,如恐蹉逝,此岂非疾书之益耶!”
由是可知,王羲之在“取法乎上”的同时亦不废下工。他先以“十三行”为楷模,继而抛开“乐毅论”(乃东晋大书法家王肃所撰之论)的章法字势,而追求一种更加自由,更加合于本心的书写状态。这一过程即是后世所称道的“脱去魏晋书气”“一归于自然”的过程——简言之,这是王羲之对于汉魏古法的继承和反思,也是其一生临池用功的重要收获;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代大家对于自己毕生实践之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欲脱去魏晋书气”者亦可从此中寻求门径。 那么,作为“一代宗师”的王羲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妨让我们看看他的另一段自述:“吾书虽不甚佳,比之汝学,即未易殊。”
由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其中端倪了:“我自己的水平并不高”,这是王羲之说得很坦诚的一句话。其实,他所谓的“不高”并非是字写得不好,而是相对于他所追求的“天然”而言而已矣。试想一下,一位有着极高造诣之人竟然如此说自己,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有什么资格妄自菲薄呢?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这样你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