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门怎么写?

陶怡含陶怡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回答: 1.“书门”是什么?

2.“书门”在哪里? (一)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门”,什么又是“书门”。 “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和作用,其不仅具有隔绝内外、遮蔽风雨的功用,同时也是人们出入之所在,更是连接外界与内心的通道[1]。在古汉语中,门字又特指房屋的大门,《说文解学》对门的解释是“闻也,从门省;耳,所听也,当为门户之闻”即耳朵和门都有声音的作用,所以二者联合表示的是听到大门的声音的意思。而“门”作为“书门”中的主要承载者,它的独特性便在于它不是一般的门窗,它代表着某种文化意义或审美取向,并且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元素之一。比如赵孟頫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是因用笔生也……所谓结字法者,大要须点画有向背,上下有照应”,此句说明笔法和结构都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因素,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在这里笔法中的“笔”其实就类似于建筑的大门,它是书法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因此,我认为将笔墨合称为书法的“门”。

同时,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书门"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王宠《上李下足书》里:“然某既不能书,安望造门问业?请益于方家足矣”,这里的书门指的是学习书法的人应当去拜访名家,以求获得指导。再结合上文提到过的古人常将“门”比作“道路”来看,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是通往艺术道路之门。由此我们可以把“书门”的概念大致总结为:书法艺术的学习路径或是成为书法家的必经之路。这个概念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却包含了两层意思且缺一不可。

(二)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书门”为何需要被书写并成为书法创作的重要对象。 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传统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创新和发展。那么对于“门”这类传统的题材来说,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就是寻找符合自己个人风格的“门形”符号化特征;第二则是通过使用不同的线条和形式变化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下面我将举几个例子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1.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 这是我们在小学时都学过的一篇课文了,相信大家都能很轻松的将其记下来吧!没错!这就是欧老师的成名作啦~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文章最后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每碑摹数十百遍”,这也就告诉我们练习书法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ω-`) 《九成宫醴泉铭》在欧阳询众多代表作中是较为成熟的作品之一,此碑字体端丽方正、用笔方圆兼备、结体宽博疏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由于该碑石质坚硬,历经千年而不坏,所以后世多有临摹,也因此形成了众多的版本,这其中又以唐代拓本最佳[3]。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此帖多以中锋行笔为主,线条挺拔刚正又不失轻盈灵动。而且整篇作品字形变化不大但却给人整齐匀称之感,可谓是严谨有度却又灵活多变。我们从整个画面中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以及庄严肃穆的氛围。这一切都与欧阳询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观息息相关。所以我认为,《九成宫醴泉铭》能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与作者的用心良苦密切相关吧...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第一行第一个字是“开”而不是“初”?因为“初”字的点与“口”部容易连在一起,影响整体美感;第二行第二个字是“阳”不是其他同音异形的字吗?因为“九”“成”两字相连很容易看成一“十'字导致画面凌乱不堪…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实则蕴含着许多深意呀~(o゜∇゜o) (PS:以上均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哦(* ̄︶ ̄))

2. 《兰亭序》——王羲之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东晋名士王羲之以一曲《兰亭集》而得到众人追捧,一时之间天下闻名,甚至后世还有“右军”的称号[4]。 说到兰亭想必大家都会想到那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了吧~其实这幅墨宝的原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老师本人哟!不过呢,他写的这个版本的《兰亭集序》流传至今的版本已非原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的墨迹本《兰亭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进行鉴赏研究和学习借鉴啊哈哈〜当然,还有很多人为了表达对王羲之先生的崇高敬意,会专门购买一件王羲之老师的真迹挂在家中供人欣赏。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幅书法作品的“门形”特点,我们会发现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将每个字都写得长短不一错落有致,这就使得原本看上去十分单调的书体一下子变得富有活力起来。不仅如此,作者还在笔画处加入了较多的波折与顿挫,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更加苍劲有力而又韵味十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同偏旁部首却不同含义的字眼儿比如“之”“不”等,这种故意混淆读音的做法使得这篇作品显得更加自然流畅。再加上作者在运笔时多选取中锋入笔,这就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显得厚重端庄又不失灵巧活泼,让人爱不释手的同时又能学到不少知识呢! 所以我想,如果把这幅书法作品写成这样的话是不是也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呢⁽¹⁾²⁾³?^_^

优质答主

1.中国书坛上,以“门”命名的流派很多! 以《兰亭序》为宗的行书流; 晋唐楷书、隶书一路的“石门”派, 北宋徽宗瘦金书的“瘦金体”, “二王”一脉的王羲之(王右军)和王献之的书风叫“二王”, 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风格称为“颜柳”, 也有“颜筋柳骨”“颜柳”之称谓…… 如果单就“门”而言的话,实在是太多了! 2.但如果我们谈到“派”,那就不止是“门”的问题了——它还要包括这个“门”之下的所有字。 我们知道,一门内可以有无数师承不同但风格相近的字;一派之中也可以有风格不同的字。 但当我们说到某一个具体字的时候呢又该怎么说?这恐怕就需要一些其他的标准了。比如说我们可以考虑一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等外在因素,或者说它的字形结构以及笔划数——如果某个字只有一笔的话那么就可以称之为“一笔书”……等等不一而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