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翡翠能带么?
先放一个视频,我去年做的有关翡翠起源的科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很多人看到琥珀、古玉之类的老物件儿都忍不住想要收购几件,但翡翠这种矿物晶体颗粒比较粗,又属于硬玉,不容易风化崩解,所以史前是很少有的。 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现在所定义的“玉石”,其实指的是软玉,也就是新疆和田玉。而当时的人们采集的“宝石”,则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宝石中,除钻石以外所有的无色透明晶体,比如水晶、蓝宝石、祖母绿等等。
真正今天的“玉石”——软玉和硬玉,在新石器时代才逐渐有记载。其中软玉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而硬玉则最早出现在晋代文献中。到明清时期,关于翠玉(也叫翠羽)、碧鸡和翠英等称呼才慢慢开始流传。 而现在大家口中提到的“玉石”,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旧石器时代的玉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和近代的工业用玉。 我们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早的“翠”,是从1953年到1683年之间出自新疆和田一带的“翠”。不过那个时候的“翠”还主要指代新疆的软玉,而我们现在所喜爱的翡翠,仍然还是少见之物。
真正的翡翠传入我国,据考古发现,是在东汉时期。因为云南腾冲发现的东汉墓里出过翡翠制品。 虽然现在的科技可以让我们看到上亿年前的宝石,但是对于人类自身的历史研究却非常有限。对于史前人类的行为更是只能做推断——他们认为,由于软玉硬度低,容易磨损,体积也比较小,所以不大可能用来制作首饰。而对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翡翠,古人又是如何认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