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长成的?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美好的象征——身居宝所而心地清明者,谓之“君子”;外而有容乃大者,谓之“美石”。这种文化熏陶下,人们对于“玉”的追求,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材质。古人将那些颜色鲜艳、质地细腻、光泽柔和的石头都称之为“玉”——“玉”字在古时并不特指翡翠。比如软玉中的和田玉,硬玉里的台湾碧玉和日本玉石,它们都因为细腻致密、色彩纯正柔美而被视为上品。所以,古时许多珍贵的玉石其实都是现在所说的软玉。 直到明朝末年,人们在宝石市场上发现了一种绿色的玉石,它与软玉的外貌截然不同,光洁明亮如翠,于是将它单独分出,命名为“翡翠”,并沿用至今。
现代科学表明,翡翠之所以呈碧绿色,是因为其中的铬元素被氧化后,进入晶格,使得原本透明温润的玉石变得翠绿迷人。虽然软玉和翡翠都属于玉石,但是两者的形成过程却大相径庭。 软玉是岩石圈中最常见的玉石,主要成分是钙镁硅酸盐(CaMgSiO4),成分稳定,常含有透闪石(20%-30%)和阳起石(10%-50%)等矿物。它在地下沉积千百万年后变成岩浆岩—辉玉,当辉玉被地表水溶解,并被搬运到远离源头的地区重新结晶后,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软玉。由于富含矿物质的水在移动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软玉的颜色会呈现由青到绿的渐变,并在表面形成一定的风化层。
与软玉形成条件相似的玉石有加拿大绿玉(Cascia Greenstone)和澳大利亚碧玺(Australite),它们的颜色也是从淡绿到深绿变化。但这类玉石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因为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的折射率没有改变,所以光线无法有效聚焦,导致此类玉石多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颜色也显得模糊不清。 相比之下,翡翠的形成要更为复杂有趣得多。它是由硬玉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颜色多为不透明的翠绿色或蓝绿色。硬玉岩的主要构成矿物为亮蓝绿色的硬玉(NaAl(SiO4)2),次要色素矿物为浅蓝色的斜方钠铁榴石(Fe7[Si6O18](OH)8)。
在地质环境中,含铝钾硅酸盐的矿床经高温高压会形成斜长石,而含钠铝硅酸盐的矿床则会形成硬玉。当硬玉达到一定浓度时,它会逐渐转化为翡翠。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翡翠矿床位于缅甸莽应龙地区,中国也有云南省德宏州的盛产翡翠的麻栗坡县。 除了上述两种主流玉石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玉石处于软玉和翡翠这两个概念之间。例如独山玉,又称南阳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县,由石墨(50%-70%)和透闪石(20%-35%)组成,颜色呈白色、灰白色至青白色,具有玻璃光泽,相对硬度6-6.5,密度3.30-3.36g/cm3。又如岫岩玉,又名岫岩玛瑙,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由橄榄岩岩脉经变质作用形成,颜色多样化,常有黄褐、青绿、墨黑、枣红等,具蜡样光泽,摩氏硬度6左右,密度约2.65g/cm3。再如绿松石,又称荆州绿松石,是中国独有的矿产,由铜锌砷硒硫酸盐类矿物经过长期的风化和地下水侵蚀而成,颜色丰富艳丽,常呈天蓝色、粉绿色和淡黄色,具有玻璃光泽,硬度5-6,密度2.6-2.9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