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样形成的?
这个就要讲一讲,什么是“种”和“色”了(这里只讲硬玉) 种:简单来说就是翡翠结构是否致密,结晶颗粒的大小、排列的方式等等来决定的。 比如:老坑种、玻璃种、冰种…… 这些种的划分其实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只是行业里的一种称呼而已,像“老坑”通常指的是开采时间较久的矿石。而“新坑”则指开采时间较短的矿石。“老坑”往往质地细腻,透明度高;而“新坑”则是玻璃光泽不明显,有些浑浊感。
但这不是绝对的,例如缅甸出产的翡翠有一部分也是“新坑”,而老挝出产的玉石往往是“老坑”。所以并不能根据产地来决定。 关于种还有很多别的分类方式,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色:这里的色并不是单纯的颜色,而是指颜色分布的状态。 常见的有:均匀色、不均匀色。
均匀色又可分为: 淡色:如淡青色、淡蓝色等。浓淡适宜,分布均匀。
深色:如辣椒红、宝石红、牛血红等。这类颜色一般比较浓重鲜艳,常伴有“翡”出现。多分布在翡翠的表面或内部。
不均匀色则有: “脏”:这里的脏不是清洗的意思,是指有色质悬浮在纤维交织的底子上,这种情况叫做“脏”。“脏”的颜色往往呈点状或是团块状,而且色彩比较暗。常常分布在翡翠的表面上。
“花”:与“脏”不同的是,“花”是颜色沿着细小的裂隙(网纹)进行扩散,呈现出似丝带状的条纹,有时也会聚集成团块。“花”的色彩一般来说比“脏”要鲜艳一些,但是色调往往不够匀净。
除了上面两种状态之外,有些颜色的存在是不均匀且杂乱无章的,这样的颜色被称为“杂色”。